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2-10-26 17:34
  • 作者:蔡春艳(普)
  • 浏览量:17709

 

七年级《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

蔡春艳

《直线、射线、线段》是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在小学通过具体情境已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所以上这一节课的时候该讲哪些,重点在哪,需要简单概括的是什么.哪些需要探究,哪些是规定都是很重要的.上完一节课后也有许多想法,现与大家交流如下.

成功之处:

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自然。

  (1)从情境设计上来讲:

   从复习回顾小学认识的直线、射线、线段出发,让学生从直观上找出图片中的三线。通过提问三线的辩别方法从而自然地引入下一问题-----“总结三线的不同点”,接着通过表格达到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的目的。

  (2)在探索活动中

   首先说明为了区别不同的线段、射线、直线自然地引入探究三线表示方法的必要性。在探究三线的表示方法时也运用了三线的联系,先从线段入手,然后通过线段的延长得到射线,再由射线得直线。其次从三线的表示方法的最后一个练习入手,探究总结出一个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最后再以帮助灰太想办法引入探究下一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整个活动设计很流畅,每个知识点之间引入很自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而学习起来不吃力。

2、重难点把握得当。能基本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定为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及两基本事实的探究过程。难点定为能读懂简单的几何语言及基本事实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三组针对练习来强化重点。对于难点则通过几个实际问题更能贴进学生生活,学习起来有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分解问题,从而突破难点。

3、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条件
    本节课从三线的表示到两基本事实的得到过程全是由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得到。特别是两个基本事实的得到尤其顺利。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归纳基本事实的能力。在学习三线表示方法时又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结合教科书,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这种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地获得了数学知识。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教学设计较多,怕教学时间不够,从而加快了整个教学进程,课堂显得不够从容,没能关注到后进生,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也没能仔细地聆听。

2、对于形成性的教学目标没能很好的达成

3、课堂应变能力不是很好,具体体现在选择题。

4、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参与面不太广。可能我与一直主张强调课堂的真实性有关,所以趣味性不太强。
   总之,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的课前准备、使这节课顺利完成,学生的能力在本节课有了提高和发展,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