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发布时间:2022-04-25 10:31
  • 作者:戴静伟
  • 浏览量:7131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值此机会,地理教研组苏晶晶老师,发表了标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旗下演讲,内容如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今年第53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多少知道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数千万人们涌上美国街头,参加了当天关于环境问题的游行示威和演讲,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环保活动。如今,世界地球日的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着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海洋、水污染等多个威胁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例如2021年的河南洪灾、江西洪灾,南极大陆、北冰洋地区极端罕见的超级高温,南非在六周内遭遇3个旋风和两个热带风暴的袭击。在全球气候、生态环境问题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面对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经济纷争,中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世界奉献了效果显著、成绩斐然的“中国方案”。

刚刚结束的“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之后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从绿色低碳的冰雪系统,到水循环的回收利用;从科技创新到到接近于零的碳排放,中国将“绿色办奥”理念落实到筹办全过程,向世界践行着“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展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

冬奥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同样也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向世界展现减排降碳责任担当的窗口,背后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是塞罕坝三代人不懈的绿色追求;从6老汉到7万亩,是八步沙从1981年就开始书写的绿色传奇;毛乌素70年的荒漠绿洲、库布齐治沙后的精准脱贫、太湖水综合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恢复……中国在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的征程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样本,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治理和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的条件下,南京冬天的雾霾已经越来越少,新能源让尾气污染持续降低,湿地森林公园焕发往日的生机,秦淮河的碧波荡漾已然回归,长江水里的江豚再次露出了笑脸……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改变,是我们所有人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取得的结果。

垃圾分类、绿色出行、植树造林、节约用水,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紧紧守住“南京蓝”,让地球日不再是一天而是每天,是我们守护绿水青山、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的最优解。

老师们、同学们!

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期待从碳中和出发,推动“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社会共识和新的行为准则。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