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论新课程教学中单元简介课的作用

  • 发布时间:2008-09-02 00:22
  • 作者:邓兰
  • 浏览量:5697

论新课程教学中单元简介课的作用

 

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编者的话》中,对于教材单元的设计作了如下的解释:单元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但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基于对这段话的理解,在三年的新教材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一个教学环节:在开始每一个单元新课前,一定要上一堂“单元简介课”。三年的教学实践下来,我欣慰地看到这一做法,对自己整个教学实效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单元简介课能使学生对新单元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正如《编者的话》所说,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集中探究一个宏观的历史问题,因此,我利用单元简介课,把学生的着眼点提升到这个历史问题的高度,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能站在这一高度去学看待本单元各个具体的历史问题,从而较好地形成单元的整体性。

例如在设计《必修一》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的简介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言,要求提炼出“两大点”“五小点”,学生很快顺利完成:四次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由此导入单元简介:

首先,介绍本单元涉及1840年——1945年的100多年时间,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历史,同时提醒学生这段历史中国的社会性质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不仅使得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也有利于他们对本单元历史事件深层背景的理解。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前四次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影响),以及抗日战争中国获得反侵略斗争完全胜利的概况。这里主要突出的是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以便于学生形成初步的记忆。

最后,借助本单元标题《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从这段历史中整理出两条清晰的线索:既是列强武装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争奋斗的历史,这就为本单元的学习定下了基调。就好比理出了两条“瓜藤”,单元中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可以分别安放在这两条“瓜藤”上。因而这一做法对于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单元简介课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新单元的历史线索:

长期的中学历史教学告诉我们,仅仅教授基本史实是远远不够的,以大量史实代替整个历史知识体系,只能被称为历史现象的堆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由来和规律。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基本历史概念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找出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是历史线索。

既然一个单元的编写都围绕着一个历史主题,那么单元中各课之间一定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我在单元简介课中采用箭头法、图示法、比喻法等,直接挑明本单元各课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必修三》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就是一个主题鲜明,关联密切的典型。什么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过程。第一课《西学东渐到维新变法思想》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抵抗外来侵略;到“中体西用”引导下的洋务运动;再到19世纪末康梁维新思想指导下的戊戌变法。叙述了近代前半期在“救亡图存”这个大的时代主题下,中国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积极学习西方,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第二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中的资产阶级,积极学习西方启蒙运动思想中的“民主科学”,深层次地冲击中国封建传统思想的根基。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救国救民的过程中选择了最科学、最先进的西方思想——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民主革命。纵观三课内容,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学习西方是主要手段,而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到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最后选择了西方最科学的理论。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了由低到高,不断渐进的过程。而每一个学习的层面都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为后人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如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一堂单元简介课,给了学生宏观的框架,经过后续学习的不断“反刍”,这些尚且陌生的历史概念会不断清晰,已经生成的历史线索,会不断得到印证,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单元简介课有利于引导学生历史能力的形成:  

我们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应该包括教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学生中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的问题,“高分”主要是很好地发挥了记忆能力,死记硬背了一定量的知识,在偏重考察记忆性知识的考试中能得到较高的分数。“低能”主要指基本技能和联系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等较低,不能举一反三,一旦遇到考察综合能力的考题就无所适从。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历史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各种能力,培养出智能型、创造性地人才。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单元简介课中着意引导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形成。

例如对《选修四》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的单元简介,我刻意突出了华盛顿、拿破仑相同的阶级性,以及他们的历史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本阶级政治、经济发展等共性,但又故作神秘地抛出一个问题——他们的历史行动却南辕北辙、完全不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比较”这一重要的历史能力不知不觉地在形成,再加上带着问题去探究,本单元的两课学习学生都很专注,但我没有采用阐述法娓娓道来,而是不断引导,不断设问,直至最终从史料中得出“华盛顿——民主的维护者”、“拿破仑——独裁的专制者”这一明显的差异,学生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在学习中提高了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这与本单元简介课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再例如历史“迁移能力”。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在简介《必修三》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我借助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过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知识这一有利条件,采用“大而化之”的做法列出这样图示: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江泽民    三个代表        现代化建设         

因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不难理解“醒”“站”“富”等简单词的含义,反而能加深对此这些词的认识,在下面的学习时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同时我又提出:尽管他们的阶级性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思想理论的精髓是一脉相承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

孔子说:“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朱熹解释说:“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强调时机问题。因此,我常常在单元简介课“造成”学生的困惑,我认为学生的“困惑”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他们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后,新单元的课程就会变成我们师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桥梁。总之,我认为在单元简介课中不断引导、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迁移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历史和其它课程的学习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时常存在着课时紧张,面临考试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单元简介课”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确实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我想为新课程改革作一点实践方面的试验,有些单元我对成绩相对持平的两个班级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个班直接进入单元学习,一个班在单元简介后再开始学习,比较后的结果让我更加坚定了每个新单元前上好简介课的信心。当然上好每一堂单元简介课是对我教学能力的新挑战,我要在新单元开始之前全面了解单元主要内容,准确地把握单元主干线索,敏锐察觉单元中各课之间的关系,并且能用最为简洁的方式提炼给学生。同时还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分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不能对学生已经很明确的问题反复啰嗦(这一点在高三复习时常常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一堂单元简介课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也才能真正发挥单元简介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新课程改革后的三年教学,是我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又一次提升的过程,感谢新教材,感谢课程改革!

 

                                                           邓兰               

                                                        20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