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归纳 选析点评检测

  • 发布时间:2007-03-26 00:00
  • 作者:
  • 浏览量:6155

 当今高考命题已实现了由考查知识为主到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转变,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已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追求的目标。这一转变给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高三历史复习究竟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适应这一趋势,也就成为高考复习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各地通行的三轮复习方法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复习规律。关于第一轮复习的具体实践,已多有定论,但关于第二轮复习的具体操作,所论似乎不多。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同行。

  第二轮复习谓之专题复习。一般把整个复习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大块。中国古代史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中国古代的文化四个专题;中国近代现代史分为近代列强侵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近代反动政府的统治四个专题;世界近代现代史分为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近现代的国际关系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五个专题。

  在高三历史教学的总体战略中,专题复习可以看作是第二战役,是提高整个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工程。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认识的深化,都将从这一轮的教学中得到强化。其教学目标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掌握专题知识结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重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提高运用这种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可分知识归纳、考点选析、试题点评、专题检测四个步骤来实现,每一个步骤安排一课时,即本文所要阐述的四步四课法。

  一、归纳

  第一课时是知识归纳,即按照所划专题把分散的历史知识类化,并经过提炼,进行理性思维,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是第二轮复习的起步。

  1.依托教材,整合知识。复习时从宏观入手,打破教材原有体系,根据不同专题的需求,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之中的相关知识有序地加以类化、聚合、整理。教师可首先把本专题的知识归纳要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本,结合第一轮复习中强调突出的关键点进行知识的再回顾。亦可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回顾本专题的知识点,教师再作总结性归纳。举例来说,在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这一专题时,教师可首先给学生展示这一知识体系应包括社会制度的演进与王朝更替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进过程重要社会改革历次农民起义四个子系统,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本回顾子系统所含的内容,或者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回顾,然后教师再总结归纳出上述子系统。

  应指出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决非是对所有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关键是要捕捉那些在历史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结点,形成知识链,织成知识网络,从而构建专题知识体系。

  2.抓住点,连成线,铺成面。即构成历史事物的关结点线是历史事物之间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线索,则是反映历史时期或阶段的整个内容。如,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的废除、三大改造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等是,由这些就构成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条线,理解了这一点,也便掌握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这一专题主要内容,并能从经济基础这一角度来审视中国近代社会各阶段的社会画面。这些也是高考能力要求所特别注重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还要注意专题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与相互渗透,保证第二轮复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如果在复习中仅把专题知识体系教学视作单线推进,而不对专题历史作阶段性分析和横向辐射,就会使专题知识体系教学失去其本来意义。

  二、选析

  第二课时是考点选析,即选取《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与本专题相关的考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是第二轮复习的强化。

  在复习中以揭示本质、探明规律、发展思维为主攻方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历史思维的基点。复习中做到史论统一,理论统摄史实,史实引证理论。具体说来,应注意两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选取的考点应针对考试说明,针对学生实际,针对本专题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理解考试说明,掌握好选析的深度、广度。笔者认为,以下考点是必须选析的(按专题的先后顺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要社会改革;赋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民族融合,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国古代文化与当时社会历史的关系;列强侵华的变化特点;不同阶级、阶层的探索道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王朝统治政策的三次调整;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民族解放运动的变化特点;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美国的对外政策;三次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维性原则。这是第二轮复习中要始终坚持的原则。选取了考点后,首先应对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如榷场这种历史现象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其作用可以从战争与和平、政治与经济、统治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等角度来进行分析。又如,对圈地运动的分析应深入到资本的原始积累及英国工业经济领先于世界的原因这一层面上去。其次,既要对考点进行宏观分析。又要进行微观考察。如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宏观上看,可分为确立、巩固、完善、发展、空前强化五个阶段。但从微观考察,会发现每一阶段的侧重点是不同时,有的侧重于专制,有的侧重于中央集权。为什么会有这一不同。同样要进行分析。再次,要发掘考点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中国古代的经济这一专题中,应揭示出农业与手工业、商业,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经济发展与统治政策及稳定的政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点评

  第三课时是试题点评,即在复习中,选择一些示范例题(最好是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从命题意图、审题思路、解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评析、指导,达到复习过程中授之以渔的目的。这是第二轮复习飞跃。

  1.揭示命题意图。高考命题的每一试题,都有其独到的命题意图:或以一个知识点来考查深层次的理论思维,或以对特定历史阶段的重要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来考查对历史发展本质问题的认识,或通过类似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纵横比较来考察深层次的辩证思维,或借助深远的历史影响来考查对重大方针政策的历史认识,等等。试题点评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揭示出了其独特设计意图,学生答题时才会思路通畅;切中要害。如1996年试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该题是一道重在考查比较能力的宏观概括题。第一问旨在考查考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第二问旨在考查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第二问的不同是由于第一问的变化引起的,即由于两次革命发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而引起的,这些正是考生难以把握的。

  2.介绍基本方法。首先,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其次,适当介绍历史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类、抽象和概括、集中和发散等。再次,适时介绍一些解题的技巧,如解答选择题的排除法、辨优法、求同存异法、逆推法等。

    3.展现思维过程。教师在点评时,必须注意向学生展现自己解题的具体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所采用的史观史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有意识地进行思维引导,使他们获取解题的金钥匙,最终架起思维的彩桥。如,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思维过程应是:(1)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个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2)各派的不同主张及其实质是什么?(3)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的出现?(4)不杀落呢?(5)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逼蒋抗日,实现抗敌御侮的目的。

  四、检测

  第四课时是专题检测。检测可以采用笔试,也可以来用师生问答、讨论、质疑等形式。这是第二轮复习的巩固。我们极力反对在琳琅满目的资料中搞题海战术,而大力提倡精选精练。教师在复习中应细心地选题设题,努力创设出一些精妙的好题来。选题设题应注意三点:

  1.知识的高含量。试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如1998年高考第1题,虽是分值仅为1.5分的选择题,但它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三个经济方面,要求区分新、旧石器两个概念,掌握两个氏族公社的典型地区差异,其知识容量可谓大矣!再如第27“19世纪亚洲各国反抗西方侵略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题,涉及到不同区域、重大历史事件、理论分析等知识容量,它不但要求考生将具体史料与选项一一对应筛选,而且在理论上有相当的高度,需要上升到规律性的总结。

  2.思维的开放度。高考试题以教材为依托,但不会照搬教材。高考试题一般选取新的角度甚至超出教材的观点来命题,并尽可能有效地测量出考生的思维个性,为其个性的张扬提供尽可能宽阔的空间。这就要求考生打破思维定势,具有开放性思维。如1997西进运动题,旧教材对其积极作用并未涉及,而此题材料则恰恰是对其积极作用的描绘。又如1998年第45题,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从材料内容看,中国代表团顶住美英压力,以不屈的姿态进行外交努力,这是很明显的,但学生往往因反动政府这一思维定势而对其全盘否定。因而教师在设题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见精神的培养,鼓励其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

  3.努力创设新情境。高考命题都注意创设新情境,让考生在全新的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新趋向。近年上海历史卷充分展现出历史命题崭新的面目,令人拍手称快。如1998年第14“欧文购买土地题;第28“上海民族资本家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引起该厂工人议论纷纷题;第36辨识贺龙戴的帽子题;第38“围绕国民革命时期,是否要救蒋介石而展开争论题等。如果在专题检测中设置一些这样的试题,既可使学生在第二轮复习中紧绷的神经得到松弛,也可使其领略到历史的魅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复习任务。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整个第二轮复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忌教师包揽整个课堂,而使学生没有回旋的余地。另外,在时间安排上,也可灵活安排,有的专题可能不需四课时,有的可能四课时不足,同一专题内部,四步所需课时也可适当调节。

注释:

①②参见黄海潮主编:《高考第二轮复习指导·历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2月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