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上的生命是教师的重要使命

  • 发布时间:2012-08-22 21:56
  • 作者:穆校长推荐
  • 浏览量:3983

 

    有这样一堂公开课:教师让学生上黑板板演时,粘在黑板上方的教具突然沿着学生左肩掉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哗然,执教老师沉着地走过去,捡起教具,牢牢地将它按在黑板上,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课继续上下去了。课后赢得的是听课者的一片叫好:老师沉着,善于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至于那个学生有没有受惊吓,有没有被砸疼了,谁也没有去关注!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

    当然,关注课堂上的生命的存在并不仅仅要关注肉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上的生命的精神生活是否鲜活和丰富。传统教育因其唯智而漠视课堂上的生命,教师不仅“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生命的存在”,甚至于尽干着“泯灭人性,压抑天性,扼杀个性”的蠢事。由此,孩子们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和麻木;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变得消极和沉默;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变得机械和呆板;失去了活泼和开朗,以至走向封闭。

    所以日本教育家井深大认为,唯智的教育“忘记了方向”,是“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而这被丢掉的另一半,恰恰是教育的实质所在:关注课堂上的生命,善待课堂上的生命,让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教师要进入“得意忘形”的境界

    我认为,对教师来说,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入“得意忘形”的境界,你才会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在切合课堂上的生命。

    我所说的“得意”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维度:一是要得教材之意;二是要得学生之意,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渐入佳境;三是要得课堂之意,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程序。

    而“忘形”,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得忘掉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遵循着生命陪伴的法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师生共创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共享成长的快乐。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无须正襟危坐,不必洗耳恭听,不要规规矩矩地举手等待老师喊到才发言,他们可以直抒己见,可以相互争辩,可以向课本、向老师质询。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听得最多的是“很好”、“有意思”、“说下去”、“能说说理由吗”、“真聪明”等话语。

    二是要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遇物则诲、相机而教”,以自己的课堂“课感”及时引领、发现、点燃动态生成的火花和引子,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无所顾忌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以,学生们常会有类似于“烛之武为什么要去退秦师?”“雅舍因何而雅?”“老师,这个问题能不能这样答?”“老师,我想听听你的理解”之类的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提问和要求。师生享受着生命的自由、洒脱、飘逸、空灵、快乐!

    三是要忘掉课堂之形,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当作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在同学们的交流中,自己以一个引领者的身份,进行适时的评价,点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就在这样的交流与互动中,只有两课时间,就自然而然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分析,理清了小说的情节,取得了传统课堂达不到的效果、

    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灵光一现的美好瞬间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积累、心态、情感、观念、价值取向等,已在学生周围构成一种“场”,是“思维场”,也是“情感场”;是“道德场”,也是“生活场”,姑且统称它为“生命场”吧。

    在我们所说的课堂“生命场”里,主体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立个性的生命个体,他们有各自的能量和动量,更有相互的碰撞,碰撞就会产生新的能量。当然碰撞也不可能百分百按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灵光一现的生命碰撞的美好瞬间,由此生成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这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多因素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彰显生命光彩的过程。

    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对这些蕴含生机的生命碰撞的美好瞬间视而不见,甚至毫无感觉。我崇尚“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教学观,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公开教学,从不刻意作秀,而是努力捕捉课堂上能够产生生命碰撞的火花和引子,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在生命碰撞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人性的回归。

    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喜欢设置这样一个环节:“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文字,为什么?”这样的环节,最贴近学生,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最能发现火花,最能蕴含碰撞,也是最关注到课堂上的生命的,因为话语权是他们自己掌握的。学生不再是听众,更不可能成为看客。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感悟,他们的交流,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而富有灵气。

     生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思想内容

    我们的教育使命到底是什么?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尖端人才,还是要努力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通过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和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

    教《雅舍》时,我就思考这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梁实秋是一个“走狗文人”,有鲁迅先生早年的《走狗文人梁实秋》和《“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证。按照联系时代背景的要求,按照教参的文字,我们就很难看到梁实秋先生的另一面。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了一段关于梁实秋先生生平介绍的比较客观的文字。课堂上学生通过阅读研讨,从文本中看到了梁实秋的“风趣、幽默、乐观、阔达”,看出了他的“爱国心”,看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语)。明白了我们评价一个人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之中,而不是轻易用是“好”还是“坏”来下结论。对人的要求不能苛刻。生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思想内容。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本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才是尊重生命的教育。

最近,有论者甚至提出,生命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原点。回想起泰戈尔说过的“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把生命教育视为原点可谓正本清源。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读一读基·唐讷·华特士的《生命教育》,也许对新课程的理解会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