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软罢工”的背后

  • 发布时间:2008-04-14 00:00
  • 作者:卫元勋
  • 浏览量:4202

 

相对而言,一个人的知识如果丰富到动不动就旁逸斜出,或者一不小心就喧宾夺主,抢镜头,要想不遭人非议甚至诟病,那是很难的。看来余秋雨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央视的青歌赛举办至今,歌唱家评委可以有一大把,而要找一个文化素质考核的评委,或许是思维定式所致,国人还真是觉得非余秋雨莫属。舍我其谁的先生也确是当仁不让,在这第13青歌赛上判定是非,舌吐莲花。

  却不料325日晚,当他在青歌赛进行中点评关于火烧圆明园的问题时,荧屏上的画面突然被青歌赛的宣传片所取代,而且此宣传片竟连续播放了3遍,当该短片播放结束切回演播现场的时候,恰巧其点评也告结束。圆明园事件之后,文化知识点评环节,他的发言越来越简短,甚至多次在选手答题后表示没什么可说的,这可与其以往喜欢借题发挥的做法大相径庭。而到了30日的比赛中,看到一些选手无法对答案做出进一步解释,他就情绪激动地表示:如果选手是在赛前参加培训或只是死记硬背答案,并不了解题目当中的知识,综合素质问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这种现象再放任下去,我就失去了每天坐在这里给大家点评的意义,那我就要退出青歌赛,我也会建议组委会取消综合素质问答这个内容。这就是近来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余秋雨的软罢工以及随之被推测的退出。虽然当事双方均未对此事作出令人信服的回应,余秋雨也依然坐在青歌赛的评委席上,但从他的正襟危坐之中,还是显出了一种苦涩与凝重。

  全国观众每天晚上有那么一小段时间,说说唐诗、宋词,谈谈歌德、雨果,这个情景有点意思。

  即使我们说得不对,很多观众争着翻书、讨论,也是一种愉快的气氛。我喜欢参与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游园活动,为大家提供一点文化话题。这是前几年余秋雨说过的话。自然也可以想见,与前几次一样,这一回的担任评委,他原本也是欣然受命的。事实也证明,在青歌赛电视节目播出期间,余秋雨的文化点评环节收视率比歌手演唱环节还要高。余秋雨自然更深知,文化的渗透与接受其实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甚至需要一种百年树人般的温、良、恭、俭、让的宽容心态,但在这样一个难得的平台,为着捍卫与弘扬,有时候的当头棒喝或疾言厉色也总是显得很有必要。而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竟被一部连续播放了3遍的宣传片所取代。此情此景,真有点类似于电影《大浪淘沙》里的那一句著名台词:我满腔的热血,换来的竟是一盆冰水。教授所受到的伤害,当不难想见。究其实,如此移花接木,也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你不耐烦,我比你更不耐烦,秋风秋雨愁煞人,此次参赛歌手总体文化素养实难恭维,自然使先生不仅忧从中来,而且急火攻心,总想多教导几句,甚至是正告一下,偏偏难以如愿,甚至惨遭夭折。只属于余秋雨的那一种愤慨与疲惫,凡细心的电视观众都当看得很真切。

  青歌赛的本质目标是为国家选拔具有专业标准的声乐人才,但毋庸否认,这也是一次国人文化知识的代表性检测。歌手一旦成名,往往日进斗金,且被当作偶像来崇拜。但其含金量到底几何?我们对国内外的优秀文化究竟有多少了解,又该如何应对?作为文化评委的余秋雨看似偶尔的一次言说无门以及许多次的无可言说或欲说还休,都在无巧不成书地标示着掌握文化知识的必要和对文化的那一份应有的尊重。

  文化能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推广,其实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传言过后,很感谢余秋雨先生仍是留在评委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