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真正的教育质量

  • 发布时间:2011-02-13 14:31
  • 作者:刘群
  • 浏览量:4055

追寻真正的教育质量

——写在2010年末

作者:刘群   来源:人民教育杂志

       2010年,有两件大事值得在共和国的教育史上留下重重一笔: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

       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两件大事,表明了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强决心。

       我们还记得,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在这5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两年之后的今天,《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将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也将进一步完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十年,作为社会公平基石的教育事业,将在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之下,迎来又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春天!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沐浴阳光的同时,须时刻谨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唯有如此,我们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这样做,是让我们离真正的教育质量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真正的质量源于何处

       曾有这样的一所中学:

       学生早6点起床,730早餐;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下午330以后,教室锁门,学生一律从事课外活动,去图书馆、上操场、唱歌跳舞……晚6点晚餐,7点到9点晚自习,930熄灯。每周上5天半课,其余时间全由学生自主支配。①

       这就是张伯苓先生创办的南开中学,从不加班加点、不加重学生负担,却创造了教育史上高质量的奇迹!他们先后培养出两任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温家宝;两位院长:周光召(中科院),朱光亚(工程院);数十位两院院士及一批著名科学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一批教育家;曹禺等一批知名文化界人士,等等。

       这个高质量的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2009年底,88岁的李世珷老人撰写文章,回忆他70多年前就读的南开中学,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教育奇迹的一角面纱。

       当时的南开,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为优秀师资。教师多为“国内大学校长、名教授推荐的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如北大、清华、北洋、交大、金陵等校。“教师没有铁饭碗,持续地择优劣汰”。

       二为开放型的图书馆。“无禁区、无禁书,凡举在古今中外名著中言之成理、有创见的著作均行收藏借阅,容许百家争鸣、各领风骚,以利学生博览群书、广为涉猎、开阔视野、兼收并蓄”。如《大公报》、《申报》等国内各大日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英文报纸,《朝日新闻》等日文报纸。

       三为周会聘请名人演讲。张伯苓亲自邀请“不同职业领域、学术领域的知名人士到校发表演讲,以扩大师生的知识和视野”。如周恩来、冯玉祥、李烛尘(实业家)、马寅初(经济学家)、王世杰(外交家)、胡焕庸(地理学家)、于斌(宗教界人士)、王云五(出版界巨子)、胡政之(大公报社长)、华莱士 (美国副总统),等等。

       四为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南开自建校伊始就重视体育”,篮球“五虎将”“曾多次获全国冠军”,“田径项目可与清华、北师大抗衡”。“话剧亦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此外还有绘画、音乐、摄影、演讲、无线电等方面的活动”。“各班均有壁报。同学可自由发表对国事、校事、世界大事的见解、议论。也可进行学术探讨”。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全凭个人爱好”。

       这样的教育方式,确实做到了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自由发展和高质量的学习效果,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70多年过去,再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仍不由得肃然起敬,心向往之。

       再看时下那些为了分数和升学率而不惜让学生加班加点、疲于奔命的教育方式,纵使校长和老师们再劳累辛苦、呕心沥血,却在事实上南辕北辙,离真正的质量越来越远了!

       有的老师也许会说: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只好采取反复讲解、大量练习的方法,这实在是“无奈之举”啊。

       但问题是,当我们把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后续发展通通押上,只为换取分数这块小小的“铜板”时,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吗?

       北师大外文学院院长程晓堂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大量讲解知识、做模拟题确实提高了成绩,只不过这样做了之后,大家都放心了而已。他说,目前高考试题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外语为例,考查的重点不是语言知识,而是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③

       而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的语文试卷上,也印着这样一句卷首语:“希望同学们抛弃程式化的思维,我们要考查你真实的语文能力。”④

       实际上,伴随着高考试题和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进步,凭借“苦教苦学”来换取分数和升学率的老办法,已经越来越靠不住了!大家之所以把题海战术作为“现实选择”,只是因为没有掌握“更先进的武器”。

这个“更先进的武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个“先进武器”永不过时,永远高效,那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

       就如同70年前的南开中学那样,拿出教育者的智慧、勇气、见识和胸怀,创造大量机会和宽阔平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以获得全面的发展、张扬的个性!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未必逊色,而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会在历经人生的重重考验之后,为自己、为国家、为社会交付一份真正高质量的答卷。

       无论一所学校位置多么偏远,基础多么薄弱,都有相当大的提高质量的空间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在招生广告中的最末一行,具有明显陶氏风格的广告词格外引入注意:“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

       学校的入学考试别具一格。第一天考试的内容是国文课、演说题,第二天的内容是劳动——垦荒、施肥、修路。在一块山坡荒地上,用白粉线画好一方方区域,考生各持一把锄头,随着哨声劳动开始,陶行知脚穿草鞋、手持锄头,在场地中走动,不停指点。

       在开学典礼上,陶行知发表演讲。他说:“本校和别校特异的地方有两点:一无校舍;二无教员……只在空旷的山麓行开学典礼,要知道我们的校舍上面盖的是青天,下面踏着的是大地,我们的精神要充溢于天地之间!”⑤

       这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师从杜威的教育家,脱下西装革履,穿起布衣草鞋举办乡村教育,虽面临艰苦卓绝之境却毫无自卑退缩,这是怎样的气魄!

       这气魄,来自坚定的教育理想,来自无私无畏的人格,来自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更来自一个教育者面对艰难现实的勇气和自信。

       如今,中国农村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地方,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与经费投入,已经与城市学校区别不大,甚至有所反超。

       但是,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问题出在哪里?

客观来说,师资、生源、地域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然而,更为根本的原因,却是我们缺乏陶行知式的自信和气魄!

       就如同企业的转型升级,往往不需要特别高新尖端的技术,而是仅仅需要转换企业家的心态和价值观,需要他把精力放在品质上,追求产品的完美与独特。比如一颗小小的螺钉,想要它日后不生锈,就要进行盐雾试验,其电镀层就要达到10微米。有了这样的扎实和专一,每个企业都有提升的空间,可以就地进行转型升级。⑥

农村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事实上,无论一所学校位置多么偏远,基础多么薄弱,都有相当大的提高质量的空间。前提是,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最高追求,立足本校实际,办出不自卑、有尊严、有特色、有气魄的教育!

       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会发现农村学校自有农村学校的优势。“上面盖的是青天,下面踏着的是大地”,离自然、离阳光如此之近,这正是令学生健康成长的优势资源。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在长白山脚下有那么一所小学,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绵延的群山。老师们学历水平不高,却个个熟悉当地的农业和物产。他们从山上挖来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在校园里建了一个药材园。他们带领学生在校园里种莱、种木耳、种药材,教学生管理学校的林地……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学生们怀里抱着自己的果实,仰起晒得黑红的小脸,笑得是那么灿烂!

      是啊,他们也许不会打电子游戏,却会种菜、种木耳;他们也许没见过豪华的商场、游乐园,却认识各种药材和树木,熟悉它们的习性。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耕耘与收获的认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岂是“书呆子”、“文凭迷”所能相比的?而这些,恰恰是支撑一个人未来发展非常宝贵的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可以站立的土地,都能找到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独特道路。

       每一个儿童,无论看上去多么顽劣、愚笨、幼稚,他都在积极主动地发展着

       有这样一个学生,他上学前就整天在街道上玩耍打架,上学后仍然是一副好勇斗狠的性格。他曾多次激怒老师,因忘穿校服被赶出课堂,考试时与同学交换字条而被抓“现行”……他学习成绩一般,只有历史和体育成绩挺优异。六年级时,大院里的居民忍无可忍列举出他的一条条“罪状”,此后,他仿佛一夜长大,变成了规矩懂事的孩子。”⑦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学生,会不会感到头疼?为他痛心疾首?可是,多年以后,我们却要为他自豪:他就是俄罗斯前总统、现任总理普京!

       再来看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他学习成绩很差,老师的评语是:“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他因此差一点退学。16岁时,他因成绩差没有被大学录取。但就是这个“差生”,却创立了相对论,在42岁那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由此可见,人的成长,远远不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着无限复杂的可能。每一个儿童,无论看上去多么顽劣、愚笨、幼稚,他都在积极主动地发展着。他是探索者、游戏者、梦想者、“哲学家”、“艺术家”……表面来看,儿童只是在好奇、探索、涂鸦、幻想、游戏、哼哼唱唱、蹦蹦跳跳,实际上在这段“理性休眠期” 里,他却在悄悄地忙碌地做着构建生命的重要工作。⑧

       一旦他从这段“休眠期”中醒来,就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一夜长大”,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和骄傲。

       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学生总要在经历了他应当经历的事情之后,才能逐渐成熟;同时,教育的作用又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多少次点点滴滴的指导和点拨积累起来,才能最终促成他“一夜长大”!

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应当拥有这样的胸怀:“我不赞成你这样做,但我能理解这是你在成长中所必须经历的。”这样的胸怀,会让我们对学生的“磕磕碰碰”给予足够的宽容,时刻保持对他的信心,时刻不放弃对他的引导。

       即使我们的学生不能取得伟人式的成功,只要他能够在平凡的人生中获得健康成长,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取得与其天赋和才能相匹配的业绩,那就足够了!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如此,则高质量的教育可期。

       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边破边立、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

       正如著名作家张承志在一次演讲中所言:“一段激烈的分化与重建、富裕和危机的历史,一段可能决定中华大国于一瞬的历史。它的内容与蕴含,今日尚不能知。”⑨

       教育作为社会之基石,其对时代的推动力之巨,亦无可估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唯有努力追寻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

注释:

①②李世珷:《七十午前的几 4-4~,1面——我所就读的南开中学》,《教育参考》,2009年第12期。

③程晓堂:《教师要寻找更加智慧的战术》,《中国教育报》,20101015日。

④万玉凤:《高校自主招生灵活多元选人才》,《中国教育报》,2009113日。

⑤柯小卫:《陈鹤琴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月版。

⑥笑蜀:《中国经济要转型,企业家得先升级》,《南方周末》,2010617日。

⑦陈雪莲:《从童年起,他们就和你不一样》,《国际先驱导报》,2009119日。

⑧刘晓东:《重新认识童年阶段的理性休眠期》,《中国教育报》,2009108日。

⑨张承志:《向常识的求知》,《天涯》,2010年第5

上一篇:人因思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