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丰盈教师的精神世界

  • 发布时间:2009-04-15 08:36
  • 作者:凌龙华
  • 浏览量:4344

 

凌龙华

 

教育旨在成就人——让人文明而尊严地生活。

成就人的教育必然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呼唤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源自教育本质和教育品质。

教育本质是“固有”的,它是教育之“脉”,孕育教育规律,乃教育行为之依托。

教育品质是“培养”的,它是教育之“气”,呈现教育景象,为教育品位之保障。

探究教育本质,追求教育品质,是实现大教育、真教育的“基本方略”和“必要支持”。

教育素质需要培养,需要在教育的动态过程中生成与建构。教师的职业地位与专业作用,决定了这样一个命题必然成立——教育素质的高下取决于教师素质与教养的高下。

教育是一种深厚而灵动的“影响”。在教育场域中,教师的素养(包括人格、学识、技能)将直接而有力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成人者必先立已。

路径缤纷,而诱惑与困惑也纷呈。一脉归宗,读书是教育者的根。根不朽,教育的干就茁壮,教育的枝叶就繁茂。健康与可持续的教育永远需要不竭的、根本性的滋养——阅读。

现状:教书而不读书者众

要教书先读书,善教者必善学者。然而现实中,教书者不读书,教学生写作文自己却始终“不著一字”……如此教学,肤浅与隔膜,显而易见。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不读书,怎能企及“心心相印”?

教师素质关系到教育品质,教学素养决定教学品位。教即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善教者必定是好学者与能述者。

孔子一生,以教育为业,与书作伴。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累累硕果后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书山和一个善于翻山越岭、开山劈岭的智者孔子。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韦编三绝,乐此不疲,终于以一介书生的力量而铸就巍巍丰碑,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一部《论语》,彪炳千秋。

今天,科技已把地球“凝聚”成村。终身教育正把学习演化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学习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大的竞争力和发展力。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学习的路径是多元的。穿行在资讯丛林,现代教师坐拥着古人无从比拟的“立交”书城。这是现代教师的福,但一不小心,可能也会突变为现代教师的“富贵病”——沉湎“文化快餐”,再也不肯“板凳坐得十年冷”,更不能“文章不写半句空”。不读书和读书浅,让当今教师再度遭遇“本领恐慌”。

不读原著,不从源头上去开掘;不读“闲书”,不从流域上去开拓。不屑“硬读”,不从功夫上去修炼;不会“悦读”,不从性情上去陶冶。看似“博览”,实为“走马观花”;仿佛“博采”,无异“蜻蜓点水”。只见教的招式,不见教的风骨;只有别人的见解,没有自己的声音;只有“富余的吸收”,没有“独特的倾吐”……久而久之,现代教师除了善舞鼠标,速成教案,再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现代”的过错,还是教师的悲哀?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读书人口”又怎样呢?目前,在人口比例不足3%的在校大学生中,只读教材而不读经典、只读参考而不读原文者,不在少数。这样的“读”,为的是应试,充其量为“读题”,离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相去甚远。行走在文化高坡的大学生尚且如此,普通民众的读书状况可想而知。社会的浮躁、教育的功利化,正让一部分读书人滑向读书的边缘,成为读信息者或信息二传手。这样的现象,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已任的“人娄灵魂工程师”队伍中,已渐成职业气候,不能不开启“预警系统”。

客观上,教育界要审视教育,要解放教育,把教育的自由空间和创造权还给教师,少些走过场的培训,多些沉浸式的学习;少些短期效应的苛求,多些长远教育的宽容。让教师根据成长需求(专业和特长),自由而自觉地学习。读一点想读的书,说一点想说的话,写一点想写的东西。这样的读书,才可能是教师神往的,也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主观上,我们的教师要走出“忙”的盲区和“富”的误区。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待、行政部门对教师工作过多的考评,让现代教师“忙不胜忙”。但只要沉下去一做,你会觉得“忙”中大有驰骋空间。许多的“忙”是因为我们思路上、策略上的“盲目”而造成的,是由于我们判断上、选择上的“茫然”而导致的,因此,本质上讲只是“感觉盲区”,绝非“操作忙区”因此,哲学家这样断言:“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富”的误区是指教师把教学支持设定在教学媒体的应用和教学资料的占有上,误把信息技术当作现代教育的本体,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的搜索、重组,满足于教学媒介的选配、重用。不重原著而重“选读”,不重文本而重“教参”,不重教育策略而重教学工具,如此之教,只能说是快捷地完成了“信息”的传递。这种离开了读书(读原作)的教书,如同被悬空双足,飘在云间,注定是危险的、缺乏后劲的。

在警醒与自觉后,但愿这样的现象不再重演;读书采用的是“过去完成时”(把读书终结在拿到师范毕业证书时),教书信奉的是“两本书主义”(把读书锁定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上)

今天的教师应当有这样的共识:读书是教书的必需,是专业成长的“永恒路径”是教育生活的“明智选择”。通过读书,教师得以智慧地建设自己的“文化大观园”和“精神后花园”。

困惑:寻寻觅觅读什么

教育的意义是“实现”与“解放”,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学习的深化是研究。

因此,教师角色的“上位”界定不是单纯的教学践行者,而是必然的终身学习者和当然的教育思想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而深刻的知识。”“教育素养的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话很朴素,但有力印证了这样一个观点:读什么决定了教什么,有多广的阅读视野决定了有多高的教学境界。

教材要读,教参要读,有时,习题集也可读读。但那是最狭隘的读,是守株待兔式的读。读得狭窄,注定了教得捉襟见肘,也注定了生成的课堂是僵化的——缺乏底气、灵气与大气。

教与学,授与受,是“交换”和“运行”。要快速,要高效,要游刃有余,必须有充分的内存和足够的数据包作支持。问题这回旋、智慧的驰骋、个性的挥洒、风格的飞扬,没有空间是不行的。而空间的率先提供者就是教师,就是教师的“先阅读”、“广阅读”和“深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接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看了才开眼界,悟了才出境界。教师读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教书”,教师读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育人”。阅读是吸收,教学是倾吐。通过静静的“吸收”,达成绵绵的“倾吐”,实现融融的“建构”。

至此,大教育家顺理成章地给我们开出了一贴教育“保健”“、保鲜”良方:读书,读书,再读书!

教师要能坐下来,坐到书桌前,静静地规划一下自己的教育生涯,静静地设计下一个中长期甚至是一生的读书计划。

坚守讲坛的同时,要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多多益善”的愿望与热情:多读点儿课堂外的书,多读点儿“本分”之外的书,多读点儿与灵魂对话的书。须知,书与题(作业),是师与匠的分界;智慧读书与应试教学,是名师与庸师的“分水岭”。

理想的选择,当然是自然且自由地读与教,是既为他人也为自己的教书育人。

首先,义不容辞读好学科专业书,尽可能地备好教材,这是立足点,是谋生存,储实力。

其次,真心实意读好教育艺术书,尽可能地备好课堂,这是生长点,是谋发展,充活力。

第三,孜孜以求读好文化修养书,尽可能地备好主体(学生与教师一起组成的教学共同体),这是教育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增潜力,添魅力。

文化是交会、交通的,读书也要融会贯通。文科教师不妨读点理科的书,理科教师不妨读点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贯通,才能恢宏。大师多通才,这方面,教育前辈(特别是“民国教授”)和科学大家(如杨振宁、苏步青)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淡名利、少功利,为兴趣而学,为理想而教。这本该是杏坛最本色也最自然的风景。遗憾的是,工业化把教育也推上了流水作业线。量化考核越来越把当今的教师锻造成技术机器和训练有素的应试辅导员。教育的自由与创造性在无可奈何和不知不觉中远去了,丧失了,掩埋了。

这是教育的进步,还是教育的异化?

文凭、职称、考试分数、升学率……一道道的“符咒”,让教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硬道理”。硬道理衍生硬指标,于是,教育的一切全都冠冕堂皇地纳入了“数字化生存”体系(量化考核),跳也跳不出;于是,教师只能奋不顾身地跟着指挥棒转,停都停不下。违心地进修、疲惫地拼搏,只为了教育本义和核心价值外的那些量化目标。

从这点上看,当今教师的成长状态是不容乐观的,当今教师的读书处境是极其尴尬的。想读而没时间读,想不读却偏要硬着头皮读。前者是普遍的表象,后者是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新世纪掀起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专业成长”的口号下,事实上也一厢情愿地把我们的教师一股脑儿推向了另一扇读书的“窄门”——赶潮流追读和逼读“别人的教育理念”。

鱼汤很鲜美,但不要演绎成“杰米扬的鱼汤”。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杰米扬家里来了客人,杰米扬很高兴,煮了鲜美的鱼汤款待客人。客人们都说鱼汤很鲜美,杰米扬很高兴,于是又煮了好多好多的鱼汤,端给客人喝,直到客人都不愿意再喝……

教师发展很重要,但发展不要只锁定在有限的学科对应上。

还教师读书的选择权,给教师的读书多一点“非物化”、“非公共”空间和说“不”、说“我要”的自由,这很重要,这也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合理诉求。

方法:海阔天空放眼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读才能好读,好读才会体验到读书乐。教师读书的理想状态是把读书当作生活的需要,把读书当作自家的事、享受的事。这样,教师才能变“独乐”为“众乐”,才能带领学生一起来读书,一起来分享并创造读书的快乐。

完美的读书,将是既开窍又开心,既致用又致远。臻于极致的前提,可能要运用鲁讯先生的“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读书的幸福指数,取决于读书的自由度。

教师要勇于开垦阅读的处女地,要善于营造“精神的后花园”。专业要钻,边缘也要一探;传统经典要研,先锋前卫也要一览。

要厚积薄发。积贮丰盈,贡献与创造才有资本。读书的第一步,可能是“读薄”——概括与摄取;读书的第二步,应该是“厚发”——补充与提升。作文无定法,读书也无成规。只要读得得法,读得管用,读得怡情养性,就是好方法。

首先,眼球与脑筋要转动,心动与行动要同步。这是可遇且可求的,一本好书用一个好方法读,读出一片好思绪,既悦目更赏心,何乐而不为?

其次,带着问号读,在阅读中发现问号,再在问号中生成新的问号。这样的阅读,穿透文字,直指内核。就像骑着思想的马儿驰骋,在不断追问中,掀起一场强劲的“头脑风暴”。这种阅读适宜于做学问,有益于新发现。

最后,让阅读催化创造,让思考反哺实践。当思想的风,把一个个问号化解为一个个感叹号,把一个个感叹号又飘扬成一个个省略号,这样的阅读,既淋漓尽致地感受文本,又潇洒自如地超越文本,极尽阅读韵致,深得阅读真谛。由“吸收”升华为“倾吐”,阅读就成了研究,成了创造,也成了不同寻常的另类写作。

追根溯源,教师的教学、教育研究,全在于读书。读书是教学流程中最广博的备课,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最自然、最亲切的依赖路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读书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成为教师智慧生活的必需时,教师的教育教学便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教学相长,教书就是读书的接力。

——课堂共创,智慧的教学就是学术的著述。

读书,应为当今教师的自觉;读书,反哺着教书育人,催化着教育教学,它让教师与教育在浮躁与激荡中,始终保持文化人的良知和文化的高贵。

书路无穷,书香永恒。书香校园不允许书香教师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