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教育的深刻反思

  • 发布时间:2009-01-15 21:43
  • 作者:
  • 浏览量:4169

 

2008,让我们终身难忘,让我们不断思索。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惨烈的汶川大地震,数万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灾难在带来苦痛的同时,也能换来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能唤起我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不幸都有其积极的含义。

这一年,我们成功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终圆奥运梦想。

然而,要实现奥运之梦背后的强国之梦,还需要几代中国人的努力。

发展无穷期,奋进不言止。整个国家如此,教育事业更是如此。

近年来,中国教育的迅速崛起令世界瞩目。截至2007年底,我国在985%的县、993%的人口中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别的国家用50年甚至100年才做成的事,我们只用了20年就办到了。

然而,距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需要我们少一点骄矜之气,多一些忧患之心,更加理性地反思既往,走向未来。

在现实中有多大勇气,取决于制度设计有多大的合理性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一所距离北川县城仅8公里的希望小学,因其坚固不倒的教学楼而闻名全国。学校周边已成瓦砾,而这座楼仅在交接处有两条细细的裂缝,整栋楼稍有倾斜。

这栋“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学”,是怎样建成的呢?

当初的督建者说:“我们只是按图施工,老老实实地盖了这个学校。”为了保证建筑质量,工程监理人员多次大着嗓门跟稍有懈怠的施工方急眼。他们坚持,1根柱子里面有10根钢筋,1根也不许少;沙子、水泥和碎石的比例以及水泥的标号、用量,都必须符合规定。

正是他们的坚持,让这座平日里不起眼的楼房在8级地震中得以保全,483名学生和28名教师得以逃生。

无独有偶。当浙江名校——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被人问及办学秘诀时,他说:“我们只是选择平静地对待学生,老老实实把学校办成最本色的学校,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所学校没有周末和晚自习的补课,没有疯狂的强化训练,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锻炼身体、接触社会、发展自己的爱好。

尽管盖楼和办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老老实实”。

然而通常来说,老老实实做事,在短期内、从表面上是看不到效益的。比如:“老老实实”盖楼,楼房不见得会豪华漂亮,一场偶然的地震才让我们发现了它的价值;“老老实实”培养学生,学生也不见得会在校长任期内挣回更多的“脸面”,至于他能不能一辈子持续健康发展,则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光来检验。

那么,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勇气,能够放下眼前的功利,老老实实地、默默地去做那些可能长期见不到效益的事情?

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在内心回答的问题。

我们说,教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所以最不能急功近利。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快出成绩、出好成绩,而做出一些浮躁的、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的事情呢?

一些批评者把矛头直指校长和教师们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显然不公平,也分明与事无补。事实上,当一个问题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时,必然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

其中的症结,究竟在何处呢?

为人师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应该说,他们在现实中能有多大勇气,更多取决于制度设计有多大的合理性。而当前最为根本的症结就在于,相关制度没有使校长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同其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实绩紧密关联起来。①

因此,与单纯指责和口头呼吁相比,通过制度的改造和创新来解决问题,无疑更加明智和可行。

2008年,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推出不少新制度、新举措,旨在鼓励学校从看不到效益的地方人手,切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此,仅举两个例子。

94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采光照明,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时间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要求将学生近视眼发病率控制情况纳入专项督导检查,并作为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学校各相关部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

(此举的相关背景:2005年,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形势非常严峻。)

922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学生中开展冬季长跑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磨炼其意志品质。该项活动开展得好的政府单位、学校和学生将受到表彰。其中对于学生的表彰,将记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素质报告书或档案。

(此举的相关背景: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青少年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在城市男生中,肥胖和超重者已达14)

动用制度的力量,可以让看不到效益的工作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导向正确、设计合理的制度,以及长期的、一点一滴的艰苦努力。

明辨之路是争论,而非顺从

1013日晚,随着最后一个奖项的公布,2008年度诺贝尔奖全部揭晓。

在获奖名单中,我们发现了4位日本人,分别在物理和化学领域凭借创新性的重大成就而获奖。他们是: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小林诚、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益川敏英,以及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下村修。而后面的两位,虽然已加入美国籍,却都在日本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他们分别在东京大学和名古屋大学获得其博士学位。

至此,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已经有16位日本人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这个东亚邻居的诺奖成绩单,更加剧了我们的焦虑:自该奖1901年颁发始,共有6位华人获奖,却无一人是中国本土科学家,或者在中国大陆接受过完整的教育。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怀着大国崛起的梦想,我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大批创新人才的涌现!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意味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意味着维持了20多年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削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创新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②

在今年1022日召开的“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上,“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成为校长们热议的话题。

北京大学附中校长康健激动地发问:“正如同研究沙漠的专家日益增多、专著汗牛充栋,而沙漠却一天天在扩大一样,为什么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人越来越多,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却始终缺乏创新能力?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绝不能用固定的公式推导出必然的结论。多年来,我们总试图找到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批量、迅速地培养人才,但事实证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说:“就培养创新人才来说,我们真正缺乏的是环境,是空间。”他认为,在目前“唯书、唯上、唯分数”的整体氛围下,孩子们除了听课、做作业、应付考试,几乎没有什么自由支配的时间,谈何个性发展?谈何创新素质培养?

他的观点,与香港中文大学徐扬生院士不谋而合。

徐院士曾面试过很多来自内地的学生,让他感到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就是很多学生一看就是一个好学生,但永远只是一个好学生而已。“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下,一切都为了考试,这样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学生的基本功打得扎实,比较缺少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的空间。”③

自由发挥个性的空间,究竟有多么重要?让我们来看看保罗·狄拉克的故事吧。

在物理学中,能量通常用E来表示,质量则用M来表示。“如果在EM前面都加上一个负号,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1928年,年仅26岁的保罗·狄拉克提出这个在经典物理学界看来简直是“疯狂”的问题。

“于是,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样是诺奖获得者的丁肇中在一次演讲中调侃道:“他获奖这一事件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诺贝尔奖是很容易获得的;第二,天才和疯子的差别,有时是很小的”④。

一个人的创新之举,往往就建立在其看似疯狂的异想天开之上。

反观我们的学生,基础扎实.循规蹈矩,是不是缺少了一点敢于狂想的劲头?追根溯源,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和标准答案太多,而基于平等的质疑和独立思考太少了呢?当学生长期被标准答案压制的时候,他自由思想的空间,还有多大呢?

 

曾出过81位诺奖得主的芝加哥大学有句名言:“明辨之路是争论,而非顺从。”给学生一个可以质疑、可以“疯狂”思想的空间,在教育生活中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个性的环境和氛围,实在是远比总结几条原则、大搞几个“工程”更为重要。此外,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还能做到的,是从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是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而是教给他们研究的方法。这一点上,美国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美国,学生的作业不重结果重过程,重在质疑、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对笔记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习惯,学会了用事实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够使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独立完成自己的研究计划。⑤

只要学生能够依据事实材料自圆其说,不论他的结论和观点看起来多么标新立异、离经叛道,都会受到鼓励。这种思维训练虽然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却播下了学生进行研究和创新的种子。

在此根基之上,才出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累累果实:世界知名的200所顶尖高校中,美国占了23,并且荟萃了’70%的诺奖得主、30%的工程类论文以及44%经常被引用的论文。

有人说,在我国,尊崇权威与经验、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传统由来已久,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所幸的是,近几年我们看到,破冰之旅已经启航。

 

今年,江苏省进入了新课程高考的行列。对于这次高考,一位校长评论说:“江苏省自主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他认为,这套试题既体现了多元选择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非常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富有思维含量。⑥

新课程高考的导向。正是课程改革的导向。

今年秋季,又有山西、江西、河南、新疆等4省区(包括兵团)进入高中新课程。至此,1311万高中学生加入课改行列,占到全国高中生总数的一半。最迟到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推开。

尽管改革的路上充满艰辛,但是,以人为本、解放学生、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和禀赋,每个人的思维、智力和才能都各有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每个人都能取得属于他自己的发展成就。

让我们沿着改革的道路走下去,每走一步,就会离我们的目标更近一步。

“我们给了学生怎样的教育?将回馈给家长和社会一个怎样的公民?

20081027日晚,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归母校——西南大学(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大学前身之西南农业大学)

场面相当壮观:摇旗子、举画像、拉横幅,学生们冒雨在校门口排了半公里长队。袁隆平院士现身时,上千人的欢呼响彻校园。在餐厅,有人专门在餐桌正中摆了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满了大米,缸壁上写了一句话:“饮水不忘挖井人,吃米不忘袁先牛。”

此次荣归的一个花絮,是首次披露了袁隆平大一下学期期末成绩单:英文93分,国文64分,植物学65分,普通化学60分,地质学88分,农业概论88分,气象学84分,农场实习67分。该成绩单清楚地表明,袁隆平的专业成绩当时在班上仅列中等。⑦

这个事实,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实际能力,更不能预示学生将来的成就。

另一方面,那些将考试成绩推向极致的高考“状元”们,其若干年后的作为,也同样发人深省。据“2007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调查数据,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在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者中,也没有高考“状元”;杰出政治家中,同样没有高考“状元”。

有关学者指出,高考“状元”的发展并没有社会期望的那么理想,其诞生时的风光与毕业后的落寞,应当引起全社会对教育的反思..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送儿子上学的第一天,向学校发出追问:“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我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位母亲的声音,同社会的、民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在我们耳边轰然回响。

是啊,数以亿计的天真烂漫的儿童,带着纯真可爱的笑脸、带着父母的无限疼爱、带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蹦蹦跳跳地走进学校,而我们,“给了学生怎样的教育?将回馈给家长和社会一个怎样的公民?”⑧

这是一位母亲的追问,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追问!

刚刚逝去的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谈家桢,生前留下这样一句话:“吾别无所求,终生之计在树人。希求我的学生以他们的学识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

如今,大师已远去,但作为一名教师,他对于教育的眼光和见识,令人仰止。

一个人知识的获得和积累固然重要,但只有当他心怀天下,以社会责任驾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时,才能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展宏图。正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是起步于“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愿望。

这种责任意识,从孩子起就应该着手培养。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中,这是越来越受重视的一件事情。

克莱顿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高中生。她的SAT(即学术能力评估考试,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编者注)拿了1540分,几乎到顶。她除了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校越野长跑队和网球队的队员,同时每个月在中学做两天义工,-并在一家饮料店工作。在假期里,她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钱跑到秘鲁,帮助当地人粉刷学校、收割小麦、清理垃圾。

来自纽约州的科恩年仅16岁,她利用暑假时间,跑到非洲的塞内加尔照顾艾滋病患者。4周后,她飞回美国,到耶鲁大学参加“青少年艾滋病大会”,并提出了自己的“艾滋病行动计划”。

美国高中生这些令人咋舌的行动,是为了什么?

其实这些努力,都是针对名牌大学的要求而做的。同中国一样,在美国,上名牌大学也有激烈的竞争。但是在美国,服务社会的理念相当盛行,名牌大学招生不仅要看分数,更要看申请者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造精神。

这个指挥棒,促使富裕家庭的子弟通过参与基层社区实践、通过了解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把自己变成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⑨

在封闭的书斋里,只能培养出柔弱的读书人,其所谓的成功,不过是一张高分数的成绩单。如果他没有亲身经历过实践的磨炼与摔打,怎么会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情怀?反思我们的责任教育,是不是口头说教太多,而缺少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相应机制?

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

今年秋季学期到来之际,北京市教委将“社会大课堂”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全市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集纳了千余家社会资源单位,遍布全市18个区县,涵盖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面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其中,不仅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还包括工厂、农村、社区等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资源单位。

虽然“参观”与“参与”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虽然还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持,虽然整个社会的共识还远未形成,但至少,这是一个由教育部门发起的,有益的、尝试性的开始。

我们相信:有了开始,就会有继续,有前进。

100多年前,托马斯·杰斐逊为自己写下墓志铭:“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者及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他希望人们记住的,是他为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贡献,而不是他曾工作了8年的显赫职位——美国总统。

教育就是这么伟大的一项事业,它使每一个投身其中的人,都拥有超乎名利的财富——尊严与自豪。

而教育之所以如此伟大,是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亡。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大国崛起的进程,与人力资源的开发相伴随。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只有教育兴、人才兴,才有经济兴、国力兴。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不断的深刻反思中,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