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关注什么?

  • 发布时间:2010-01-25 17:13
  • 作者:穆耕森推荐
  • 浏览量:4280

 

 

2010年,从学校到社会,人们对教育倾注了太多的期待;2010年,从中央到基层,大家无不希望教育有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奋起。
      
然而,2010年,恰是需要教育沉下来反思的时候,2010年,更是社会对教育改革需要耐心的时刻。教育需要慢慢来,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需要首先弄明白一些道理,想清楚一些事情,然后才可以奋然前行。
       
理清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许很快就会向全社会公布。对此,大家充满了期待。其实,本来这个《纲要》就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提出来的当然是需要我们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可是,现在我们却隐约地感觉到,许多人对此充满了过于理想化的期待。
     
他们希望《纲要》能包治百病,似乎目前我们面临的各种教育难题,《纲要》都能药到病除。教育的不均衡,择校的不公平,教师队伍的不尽如人意,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等学校学术腐败,幼儿教育违背规律,等等,都希望《纲要》能给出灵验的药方。
     
《纲要》里提出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目标,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那大都是中长期目标,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付出,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切不可将远期目标当作近期目标,把美好蓝图当成指日可待的现实。教育需要时间,教育改革需要耐心。
     
教育的不均衡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怎么可以让教育界自己独吞这一业绩”?制造这样一个难以在短时间内逆转的局面,我们总共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现在怎么可能由我们在一个早晨就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的学校还没有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均衡程度,可是,我们竟然毫不在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用一刀切的方式解决择校问题,我不知道这样的措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常常违背规律,不顾后果,导致问题本身没有解决,反而酿成了更加严重的新问题。如果我们解决一个问题的代价比这个问题本身还要惨重,那我们是否应该先衡量一下,既然这个问题不可能在没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得到解决,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更有效、更策略、更治本的方式?我们是不是可以分几步走?是不是可以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解决?
    
教育的问题,复杂而又多样:封闭管理的教师队伍怎么可能充满活力?丧失了自主权的学校哪里会有自己的特色?诚信制度远远没有建立起来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怎么可能是世外桃源?我们的幼儿教育专业时间不长,怎么可能期待幼儿教师个个都是教育专家?给教育一些时间吧,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我们用世纪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也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切不可急躁之下,做一些违背规律、事与愿违的事情。
     
教育最怕的是炒作,教育最忌讳的是浮躁。包括在我们教育内部一些人的词典里,似乎说到了就是干好了,刚干一点儿,就自以为是世界首创,一开口国家示范,一闭嘴中国第一,本是忽悠别人,不曾想别人没信,自己却信以为真,把自己给骗了。教育是一份需要沉下心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崇高事业,是一项需要穷尽一生鞠躬尽瘁的育人工程,必须抛却一些过于功利的目标,特别不要把她演变成为仅仅是为了包装自我的外衣。
     2010
年,让我们告诉社会,特别要告诉媒体,教育需要慢慢来!不要给教育太多的压力,不要给教育太多的指责,教育也需要鼓励,教育也需要耐心,任何一个决策者,都不是在承载着过多压力的情况下作出富有智慧的决策的。
     2010
年,让我们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纲要》是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我们一个宏伟的蓝图,但是,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需要时间!
    
区分国家目标和家庭目标
     一些学校,为什么会两眼仅仅盯着学生的分数?在一些地区,为什么竟然以政府红头文件的方式,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他们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甚至气壮如牛,主要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国家和家庭两个目标。在他们眼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家长满意的教育人民即是家长,所以,许多学校甚至奉家长为上帝,把家长的满意,作为办学的唯一宗旨。家庭目标代替了国家目标。于是,大多数家庭希望孩子有一个好成绩,升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薪水的目标,就自然演变成了学校的追求甚至是某些地方政府的追求。
     
在这样的旗号下,他们可以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因为,这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人生目标;他们可以暂时放弃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为,这是为了学生更加重要的利益;他们可以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综合素质不会影响学生升入名牌大学。一句话,只要家长满意了,学校似乎就成功了。
     
对于有些家长只盯着自己孩子的分数,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却不能因为这个而忘记了自己更加崇高的使命。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无不肩负着国家的教育使命:培养合格的公民,成就社会的栋梁,是学校在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今天学校里的笑声,决定着明日社会之和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语)教育承载着太多的使命。
     
当然,一所学校还应该具有自己富有特色的教育目标,在国家教育目标之下,学校根据各自的办学传统、历史文化、地域环境、师生状况,甚至也可以关注到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家长的不同需求,形成符合各自实际的培养目标。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面向全体才能在每一所学校里得到有效地落实。
     2010
年,应该告诉我们的学校,告诉我们的政府,家长不是人民的全部,切不可把目标仅仅定位于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教育应该有着更加崇高的使命。
     
让多元招生录取制度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2008年关注什么》一文中,笔者曾提出一个愿望,期待招生制度与考试制度同步改革。
     
这一天来了,来得很突然,来得也很自然。北京大学宣布2010年自主招生将在部分省市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给全社会带来了惊奇。大家在不及掩耳的迅雷中,似乎有点手足无措。于是,反对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反对的理由似乎惊人的统一,大家普遍担心的是招生制度的公平公正。对此,我们深表理解。
    
可是,让我们再细细推想,高校招生录取,我们最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仅仅为了公平公正,我们完全可以有更简单的方法。显然,我们希望通过恰当的招生方式,选拔出最为优秀的人才。可是,一直以来延续下来的,仅仅用一个卷面分数录取人才的高考是否还能承载起这样一个使命?
     
于是,人们期待着有更多的大学能够勇于担当重任,通过录取方式的多元化,探索更加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的科学方法,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模式。
     
北京大学像历史上她曾经的风格一样,又一次奋勇当先地站在了改革的潮头。
     
其实,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公平、规范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在这个机制里,招生机构是实施考试的主体,高等学校是自主招生的主人,学生则可以获得多次选择的权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对那些特长明显、符合某些高等学校培养要求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面试或者测试结果由大学自主录取,对那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表现优异的学生,高中学校完全应该有权力推荐录取。北京大学此举,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应该看作是一个好的开始。
     2010
年,应该鼓励更多的高校紧随其后,2010年,希望拥有推荐权力的中学校长不再羞羞答答。
     
放权与育人模式改革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一个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千百万人的深思。其实,单纯靠我们学校,是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的。因为,杰出人才的培养并不完全是在学校里完成的。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教育于此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在企业里,管理者是很讲究流程的。他们认为,如果产品有问题,首先要审视的就是流程。因为,流程决定结果。
     
可是,看一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一方面,我们对令人兴奋的结果充满期待;另一方面,我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改变一如既往的培养过程。
     
杰出人才也好,创新人才也罢,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肥料和阳光。也就是说,要有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育人模式。
     
看一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吧,泱泱大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两亿多中小学生,我们在一个学制、一个课程、一种评价模式、一个高考制度下齐步迈进。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与我们实际采取的措施虽不能说是南辕北辙,但起码也是相去甚远。用一刀切的思维方式办学,以相同的育人模式管理学校,教育永远难以面对钱学森之问
     
教育部有关领导同志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出,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多样化、高水平、充满活力,要强调内涵发展。改革不能倒退,不能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简单地用解决义务教育的方法解决高中问题。200910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也明确了向基层学校下放课程管理权的指导思想,而且明确提出,这次放权不是从中央放到地方,而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放权给学校。
    
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给中小学松绑,那就需要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方面将《教育法》规定的权利归还给他们。《教育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的九项权利,其中第()款规定了学校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第()款规定了学校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而这些权利不仅早就不在学校,就连教育行政部门都对此沾不到边了,权利早已被政府的其他强势部门所掠夺。
     
如果要让中小学确实能百花齐放,就必须在学制、课程、教材、评价和考试制度等方面允许其进行综合教育改革实验,造就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生态。
     2010
年,谁能将这些声音变成现实?谁能将办学自主权赋予学校?我们期待着有胸怀、有境界、有使命感与责任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家的出现。
    
教育国际化和学校数字化
     把教育国际化和学校数字化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它们之间实在已经是难分难解。
    
在全球经济浪潮下,世界是平的,东京银座某一个写字楼里的鼠标,有可能牵动着中关村一些公司高管们的神经;而浦东世界博览会的随便一个摊位,说不定激发了北欧诺基亚设计师的灵感。世界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全球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高效,地球村不再是一个论坛上使用的概念,而是已经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的学生将来要在一周之内往来于五洲四海,当我们未来的客户散见于全球市场,当你坐在贵州的家里与迪拜的一位客户在电脑上交割生意,当我们去东京如到昆明一样便捷……此时,国际教育不再是仅仅针对那些可能出国接受教育的孩子,每一个地球村的人们,都必须接受国际化的洗礼,因为,国际化最终将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华尔街的金融风暴,阿拉伯的石油硝烟,哥本哈根的减排博弈,都应该随时走进今天的中小学课堂。不知道今天的世界,就难以应对明日的竞争。
     
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世界,让孩子们关心国家,让他们把学习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下,只有这样,责任才会深深地写到他们的心中。
     
古罗马、老沙皇、大不列颠、美利坚,让孩子们像了解自己那样去了解别人,懂得别人的过去,更有利于以史为鉴,迎接我们的明天。
     
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不懂得宗教,就不懂得世界;印第安、吉普赛、日耳曼,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了解,不认识别的民族就很难学会对他们的尊重。
     
推动国际化,必须开发我们的课程,语数外的课堂里大有文章可做,校园里也完全可以有马尔代夫班和斐济小组,操场上可以举办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民族运动会和五洲城市运动会,报告厅里可以不断响起国际原子能大会的辩论。
    
我们的国际教育似乎有了许多业绩。在许多学校里,成立了国际教育部,但大都是出于通过接收留学生吸纳教育经费、补充办学经费不足的考虑。国际部游离于学校之外,他们之间水乳未融,泾渭分明,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在一些学校里,也在推动学生出国留学,帮助学生通过美国高考、英国高考走出国门读书。但是,他们却常常忽略了对孩子们中国灵魂的塑造。为出国而出国和为高考而高考同样可怕,当学生终于走出去的时候,常常因为没有民族的情结而迷失了自我。教育的国际化历来是扎根民族的。
    
当然,实现国际化必然要有数字化作支撑。数字化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与纽带,数字化必将成为孩子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今天,我们有责任为他们的未来奠基:让每一位学生在校园里用数字化的手段学习,在学校的数字平台上,他们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2010
年,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培养目标,国际化和数字化不仅应该进入我们教育的视野,还应该落实在我们的育人行动里。
    
给学校一些真实的专业支持
    2007
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立。在成立仪式上,大家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将从更多地关注规模转向更多地关注质量、关注内涵。
    
这是一个很好的判断,也是教育的福音。为此,我们必须跟进具体有效的措施:这样一个重大转折,如果要落实在学校教育里,需要学校做些什么?我们又必须帮助学校解决一些什么难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增设了研究性学习,并将之确定为必修课程,这是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之一。但是,谁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一所学校里,有多少老师能够明白何为研究性学习?
     
职业与人生规划也是这次课程改革全新的内容。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在中学时期,借助于专业支持,充分了解自我,努力认识社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将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幸事。可是。这样一件好事,却让大部分中学校长眉头紧锁。在西方,必须是修习了专门课程的老师才能给学生以职业和人生规划的指导,多少学生配备多少咨询老师早已列入了政府的编制。可是,在我们的学校里,几乎所有老师都是从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年代和文化中走过来的,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人生规划,突然有一天,就开始让他们带着学生煞有介事地去规划孩子们的未来职业和人生,实在是勉为其难。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师范大学做出及时的呼应!
      
通用技术作为必修课也列入课表,但如何找到技术教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校编制由人事部门掌控,编制框架里没有这些岗位的影子,谁来说服他们,让他们弄清楚诸如此类的学校难题?
      
当然,一些老大难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困扰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可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未见减少,自闭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越来越多的病症弥漫在校园,这些都是靠力气赶不走的,也并非是仅仅靠学科魅力能够征服的。
系统化地培训教师势在必行,配备专业教师的编制,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在学校第一线,一般不会有人拍着胸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为,教育本身不能
包打天下,许多问题需要专业支持,许多事情需要各方合力。
      
谁来帮一帮第一线的老师?谁来为学校提供一些真实的支持?2010年,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