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课题

  • 发布时间:2005-09-15 00:00
  • 作者:
  • 浏览量:15575

 
如何做课题
2005年9月15日10:15

如何做课题
一、课题的主要来源
教育科研课题产生于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概要地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如
“中学生青春期教育”、“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培养”等;另一类是教育理论方面的问题,如“教育的负向功能”、“教师的主导作用”等。这两类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提出的课题,常常也是教育理论所没有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理论建设需要而提出的课题,或迟或早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教育实践。根据一些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经验,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选题:
1从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
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现状如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有哪些特点?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与学生厌学有没有关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等等,这些问题既可以进行分别的研究,又可以进行综合的研究。类似的问题还可举出很多,如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教育问题,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协调、一致问题。这些问题在教育工作中经常遇到,普遍存在,与提高教育质量联系密切,从这些突出的现实问题中选择课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2从教育、教学的疑点中发现课题
比如“作文前进行指导”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一向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有几位教师感到,这种教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造成习作上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于是她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程序写话教学的效果比较”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先写话,后指导,再修改”和“先指导,后写话,再修改”两种教学程序,在二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虽然“先写话”组的卷面成绩略低于“先指导”组,但两者相比,前者的语言变化多,开头雷同少;在教师讲评后,前者修改得较多、较好。据此,研究者认为“先写话、后指导、再修改”的教学程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构思、组织语言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大量值得探讨的问题,只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养成思索的习惯,善于抓住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并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做个有心人,就可以较快地发现有新意、有价值的课题。
3从成功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经验中提出课题
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般都积累有成功的经验。如有的教师善于做学
习有困难学生的工作;有的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教师善于
运用数学题的多种解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的教师从不训斥孩子,但班级纪律一直很
好。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课题,或进行经验总结,探讨其中的规律;或设计教育实验,检验
某种做法与提高教育效果之间有无必然联系,等等。
4从理论学习或别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中形成课题
有一所小学的几位老师感到三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下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基本口算不熟练。他们在研究国内外有关经验时,觉得日本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做法较好,这套教科书第一册中,主要采取附有答数的口算卡进行练习,这种练习方式能使学生及时获得正、误的反馈信息,及时巩固纠正,并减少作业负担,他们借鉴了这种做法,设计了对比试验,并作了跟踪调查。通过借鉴别人的成果,不仅形成了课题,而且做出了成绩。像这样的事例很多,它说明要善于学习,善于积累与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相关的知识与成果。
二、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1选题必须有价值〖HT〗
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方面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题范围要广,要从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性要强,选取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全部总和”、“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种“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事例”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是完全起相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大处着眼”,用综合的普遍联系的全面观点去分析研究个别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对选定问题的价值不应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以一个课题在研究
中的成败来判定它所提出的问题的意义。原因在于,人们正是从错误问题所导致的失败中长
出许多重要知识,从正反对比中得到经验教训。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
合理。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
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
依据。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
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
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
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
响全局的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
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
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4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
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应该看到
,科学上的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别人工作成就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
,即使是被人认为非常新的、第一次开辟的新领域,也仍然是由以前同时代的人的工作提供
了条件。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
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如果
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就要对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全性,从研
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
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5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
面的条件:
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
科学上的可能性,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
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19页,1977年版。有的选题,看起来似乎是从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但由于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原理,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如1958年有人提出的“关于中国十五年内普及高等教育的对策研究”,这样的选题不仅徒劳,并且常常会导致实践的盲目性。
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
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
势特长的课题。有的人擅长实践操作,就不一定非选理论研究课题。而在一个课题协作研究
组当中,不同特长的人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发挥出整体研究效益。对于刚学步的年青人,最
好选择那些本人考虑长久,兴趣最大的课题。而在教育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选题最
好小而实。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更容易激发信心和责任感,更容易发挥创造性。总之,知
自己之短长,扬长避短,才能尽快出成果。
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
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提出过早,问题会改不下来。如前几年有人曾尝试从生理学角度,通过对脑电图的研究来考察人的认识规律,由于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而调整。提出过晚,又会被认为是亦步亦趋,毫无新意。这里有一个胆识问题,既善于抓住新课题,又要注意时机。正如贝弗里奇所说,如何辨别有希望的线索,是研究艺术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照其本身价值而不是按照主宰当时的观点去判断论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经常出现以下选题不当的情况。一是范围太大,无从下手;二是主攻目标
不十分清楚;三是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四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
乏;五是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题目。因此,正确选题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研究者不仅
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还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
较,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问题;不仅要把握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全局,而且要对教育实际有深
入的了解;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选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
选题能力和创新、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
三、课题方案的基本框架
研究方案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表述课题;陈述课题研究的假说;将课题分解为几个子课
题;每个子课题配置相应的人员、经费、设备、资料等;将研究进度分为几个时间阶段;规
定各子课题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和时间等。具体项目如下:
1问题的提出(陈述目的和意义)
这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理论的、现实的),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
①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一些基本变量的辨析、界定等。
②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③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2研究依据和假说
①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律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等。
②提出理论假说,即用陈述的方式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推测。
3研究对象和方法
①研究对象:应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等情况运用适当的研究方式。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来
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若是实验研究,需对实验班(组)与控制班(组)的确定原则、方法
加以说明。
②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
4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具有可行性。
5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研究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
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
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等。其语言应简明扼要。
6研究步骤
即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
每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明。
7保证措施
主要是对研究材料和设备、测试工具以及经费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
8成果形式
即包括阶段性成果,也指最终成果形式,即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以什么模式来表现。一
般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电脑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