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发布时间:2009-11-18 13:45
  • 作者:邱荣
  • 浏览量:4737

化学计算题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遵循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要有创造性,绝不能沿袭以往的“照本宣科”方式,学生的“学”更要有创造性,是在老师创造性“教”的基础上的创造性“学”,绝不能照搬过去的“填鸭吃食”方式。在教学实践的诸多环节中,习题教学是检验教师创造性思维教学成效,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习题教学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更给予学生较大的创造思维的空间,也为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大量的信息,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时绝不能忽视习题教学,而是更要重视习题教学,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体会,以期求教与同仁。(改)

一、引导发现与学生思维独创性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解题思路,探索出别具一格的简捷明快的巧解方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取Na2CO3和NaHCO3混合物9.5g先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9.6g碱石灰,充分反应后Ca2+、HCO3-离子、CO32-离子恰好转化为沉淀,再将反应器内水蒸干,可得20g白色固体,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此题若按常规方法计算,既麻烦又易计算错误。若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不好展开创造思维:反应前固体质量为9.5g+9.6g=19.1g,反应后白色固体质量为20g ,固体质量增加了20g-19.1g=0.9g,其原因是发生了反应:Na2CO3+ CaO+H2O=CaCO3↓+ 2NaOH,溶液中有0.9g水参与反应转变成固体的质量,因此很容易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为:106g/mol×0.9g÷18 g/mol=5.3g。

二、转化角度与学生思维多向性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个化学问题有许多切入点,如果遵从思维定势,从熟悉的角度入手,有时会使许多问题复杂化,甚至无从下手,但如果转换思维角度,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顿显柳暗花明,对化学问题应全面审视,在比较中活化思维,一题多解实为学生多向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途径。例如:向50mLFeCl3溶液中通入1.12L(S.T.P),设全部吸收后,再加入过量铁粉,等反应停止后,测得溶液中含有0.3mol金属离子,问原FeCl3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解此题可有以下的思路:思路之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是最基本、最常规的方法,但过程复杂。思路之二 从电子守恒的角度,即先求出参加反应的H+的量,再运用Fe3+与H+得电子总数等于H2S及参加反应的铁失电子总数,从这个角度分析列式计算就简单多了。思路之三 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即测得溶液中含有0.3mol金属离子,该金属离子应该是Fe2+,即FeCl2为0.3mol,运用Cl-守恒,则原FeCl3溶液中Cl-等于反应后溶液即FeCl2中Cl-的物质的量3n FeCl3=2nFeCl2=2×0.3mol

运用此方法应该说更为明了。

   三、变换形式与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题多问、变换习题形式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倡导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则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途径。例如:100g氢气和100g氯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多少克氯化氢?哪种反应物有剩余?剩余多少克?此题涉及“一种反应物过量问题”的计算,也是高考复习的热点,为此抓住该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变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变换一ag氢气和ag氯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多少克氯化氢?哪种反应物有剩余?剩余多少克?  变换二 将ag氢气和ag氯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将费用所得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计算(1)通过NaOH溶液后,可能剩余的气体质量 (2)溶液中可能生成NaCl的质量  变换三 在S.T.P下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aL,经光照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bmolNaOH完全转化成盐,那么a与b的关系不可能是()A.b=a/22.4     B.b<a/22.4   C. b>a/22.4 D. b>a/11.2

四、类比迁移与学生思维新颖性(创造能力)的培养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如果知道一对象的一些属性,使可推出另一对象的相似属性的思维活动。类比迁移有利于广开思路,通过比较触发灵感,进行新颖别致的构思,最终获得准确而清晰的解题方法。例如:由环己烷、乙醇、乙醚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19.6%   B.17.8%   C.16%   D.14.2%  此题可以通过比较环己烷、乙醇、乙醚的分子式,把乙醇(C2H6O)改写成C2H4·H2O,乙醚(C4H10O)改写成C4H8·H2O,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转化为C6H12C2H4·H2O、 C4H8·H2O,可以发现在方框内nC:nH=1 :2 则 mC:mH=6 :1,则方框内氢的质量分数为1/6×72%=12%,则混合物中“H2O”的质量分数为1-72%-12%=16%,由此得出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6%×16/18=14.2% 即答案为D.

实践能力:实验教学

总之,习题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