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与地质科学》课程纲要

  • 发布时间:2013-09-01 13:29
  • 作者:杜家伟
  • 浏览量:5677

 

《雨花石与地质科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雨花石与地质科学

课程类型: 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 校本教材《雨花石与地质科学

授课时间: 16课时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

模块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雨花石有关的基础知识。

2. 通过考查雨花石组砾石层,学会合作进行地理考察,能完成考察报告。

3.提高雨花石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表达与交流。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通过对雨花石资源开发利用,培养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历史悠久的雨花石文化,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强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1. 芳名的由来(1课时)

   了解雨花石名称的由来及雨花石文化的发展。

2.认识雨花石 4课时)

   知道雨花石的分类  学会鉴赏雨花石,了解雨花石的产地分布和所在地层特征

     通过参观学校雨花石文化馆,联系所学知识,提高雨花石鉴赏水平。

3.雨花石的形成(5课时)

了解雨花石的物质来源 ,阐述雨花台组砾石层的成因 ,能从内外力角度分析雨花石的形成过程。 通过考查雨花石组砾石层,提高野外地理实践能力。

4.走进雨花石化石(2课时)

   了解雨花石化石的特征,知道雨花石化石的形成和科学价值,了解为什么雨花石中会含义化石。

5.雨花石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4课时)

   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雨花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会调查分析雨花石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能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为雨花石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提出合理性对策。     

课时分配:

课时

学习内容

1

芳名的由来

2

雨花石的分类

3

雨花石鉴赏

4

雨花石的产地分布和所在地层特征

5

参观考察:参观学校雨花石文化馆

6

雨花石的物质来源

7

雨花台组砾石层的成因

8

雨花石的形成原因

9

雨花石的形成原因

10

野外调查:考查雨花石砾石层

11

雨花石化石的特征

12

雨花石化石的形成和科学价值

13

雨花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14

雨花石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雨花石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

雨花石利用现状考察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1. 通过图片、视频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2.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实物观察,撰写问题研究报告,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程度。

(二)课程资源

1. 校本教材《神奇的彩石》。

2. 学校已建成的雨花石文化馆、学校周边(雨花台、菊花台、石子岗一带)有多处雨花台砾石层剖面可供野外考查,六合横梁山还有雨花石采集实践基地可供学生用于学习实践。

3. 雨花台风景区内有雨花石文化体验基地。

4.学校已有多套雨花石有关的书籍和专题片资料。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它由三项构成:即学习课时要求、学习过程反映及调查报告。

1、学习课时要求

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学习课程,学生学习课时由任课教师登记。

   在模块的学习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视为课时不合格:

 (1)累计无故旷课达2课时;

 (2)累计请假超过5课时。

2、学习过程反映

         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

①课堂表现性评价

           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不认真听课,扰乱课堂纪律,影响他人的,经教育三次以上没有改正的即为不合格。

②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作业主要指教师布置的实习记录、调查报告,主要评价学生作业完成的次数及质量。

   若学生有一项不交作业,则该项评价等级即为不合格;

(二)评价结果的处理

 三项评价指标都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具体操作如下:

1. 学生因修习时间不足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在补足修习时间后给予认定。

2.学生因学习过程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责令其完成后方可给予相应学分。

根据学生三项评价指标完成质量确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