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2-10-26 13:05
  • 作者:张波(普)
  • 浏览量:15911

 

画虎不成反类犬,收放随心见真功

        回忆起上课的那天,天始终阴沉沉的,间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我头晕脑胀地走进初一(1)班的教室,看见后排已坐满了人,不仅暗暗叫苦,也许只有我师傅和我自己知道,手上攥着的这几页字迹潦草的教案是上节课才出炉的,其中还有不少内容不是我的思维成果。这时候也只能故作镇定了。

开始时还挺顺利,学生虽没有预习,对课文不熟悉,但在课件中我加了一些济南风景的图片,再加上我配乐朗读得还不错,营造出一个较好的氛围。第一个问题是封闭性的:“济南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这道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而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们很快就回答出了济南“温晴”的总的气候特点,然而它也是违背《新课标》理念的,像一道枷锁,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向,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创造性的阅读感受。前两次试讲中,我曾将此问题换成开放式的提问,但是学生的思维放开了,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我却没有能力将它们导入到原本的轨道中来,所以放弃了。

       其间由于我对新修改的教案某些环节不熟悉,当学生已经回答出第一个问题预设的答案后,我仍然不断追问,造成了冷场,不仅使原本营造出的气氛荡然无存,还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得原本就显拖沓的整体感知环节耗用了更多的时间。

第二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围绕着‘宝地’和‘理想的境界’,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温晴’的画面”,虽然加入了一连串的限制词,又是“围绕‘宝地’和‘理想的境界’”,又是“‘温情’的画面”,但学生显然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含义,而且从他们的回答来看,大多数人对“画面”一词并不熟悉,我也没有及时加以解释。(第二节课我旁听了郭靖老师的课,她提的问题是“作者围绕‘温晴’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们大都习惯于这样的问法,在“景物”的基础上组合成“画面”。)场面立刻变得十分尴尬,同时在我身上最大的软肋一下子暴露了出来,在调动课堂气氛方面我向来缺少有效的方法。若在平时出现同样的问题,我尚能叫些熟悉的同学起来救场,可是现在是借班上课,望着一双双陌生的面孔,我有点发懵。

有时一段沉默,好似几个世纪那么漫长,终于有两名同学答出了“雪后初晴的小山”和“济南的水”两幅画面中相关的语句,我如同找到了知己,却不料下课铃声已然响起,在这个真正的重点段落我却未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从文本中得到体验,只能自说自话地点出一方“美景养一方人”的核心观点,然后草草收场。

这就是我不堪回首的赛课经历,其间有太多需要好好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是备课环节,我在周末所上传的教学设计是自己备课的成果,但在周一参阅其他选手的教学设计后,发现与郭靖老师的有许多相似,所以为了避免撞车,我决定另起炉灶,却始终难有突破,于是求助于徐老师。徐老师提供的创意秉承了她一贯的风格,自由灵动,收放随心,真正做到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顺水推舟,顺势而为,本是上乘之作。只可惜我虽教龄不长,却已养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例如习惯于设置封闭式的问题,构筑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接连试上两次,均不理想,教案改了又改,与最初的想法相比早已面目全非,思路却越发混乱,最后在仓促之下上场,终于“画虎不成反类犬”。

其次是授课环节,第一,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生情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问题的设置存在理解性的障碍,课堂上虽发现这一问题却未及时加以解释,纠正;第二,因为对新修改的教案不够熟悉,重难点不突出,时间分配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课堂气氛不活跃,教法单一,基本只有朗读和一对一问答两种形式,且朗读也不够充分,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反应沉闷(在这一点上我应当向丁亚勤老师,她擅长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例如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缺乏幽默的具有智慧性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来处理冷场的尴尬局面,活跃气氛。(这一点上我应该向郭靖老师学习,她的语言幽默风趣,具有一种侠义风范,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

    这是个人教学成长道路上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失败体验,它将促使我转变教学风格,努力贯彻《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要求,苦练内功,能做到收放随心,方显一个语文教师的真实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