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生德性成长为本,构建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实践体系的研究》课 题 研 究 报 告

  • 发布时间:2005-09-13 00:00
  • 作者:
  • 浏览量:3556

 

以师生德性成长为本,构建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实践体系的研究课 题 研 究 报 告
戴绍敏
1998年12月起,我校就进行了《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实施研究》课题的研究;2001年6月,承担了《以师生德性成长为本,构建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实践体系的研究》课题 ;2002年2月,又进行了《建构促进高中生自主修德的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从开始的课题研究的展开及课题网络的建立,我校均投了很大的精神和极大的热忱,脚踏实地,真正将课题研究扎根于班级工作实际,吸收了一大批在一线当班主任的老师参与课题的研究。几年来,通过课题组群体的力量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目前,在课题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绩。现拟就以下几方面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阐述。
一、班级文化的提出
班级文化是指通过建树正确的班级价值观体系,并以之来凝聚学生的意志,规范班级行为,指导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的一种班级管理理论。班级文化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首先,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非常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想方设法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主体教育,使学生的发展成为一个自觉的过程。把这一教育思想贯彻到班级工作中,就是要求班主任能够通过班级文化的塑造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把班级建设成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集体。
其次,科学管理的必然结果。现代“人本管理理论”和“群体”理论的提出,启发我们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将如何做好“人”的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契机和突破口,同时,把工作重心移到如何做好班级群体的工作上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精神舒畅、自然和谐、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种环境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再次,德育改革的需要。近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和频繁,其中对广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是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鼓吹的“个人利益至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追求享受”至“情禁”等,给青年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价值目标短期化,价值追求世俗化、多元化,理想信念虚无化,社会主导价值沉落,广大学生对现实有一种强烈的趋同感,而这一切恰恰偏离了学校德育的工作目的、任务和要求。教育学告诉我们,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及其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德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基本要素构成。班级文化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德育改革对德育过程的要求,通过建树班级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将学校德育内化为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以真正实现德育的目的。
另外,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自身特点也呼唤班级文化的产生。
二、研究内容:
(一)课题界定
“班级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的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它是活生生的生活本身。它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为班级全体成员所承认,给予他们最好发展条件,或使他们感到最大满足的班级文化条件。其特点是多元的,复杂的。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它应该是班级学生的共同生活,是在一定的制度中决定的。所以,班级文化具有组织性和制度性的一面。这种组织性和制度性相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它是外在的、客体的。但同时它又是由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是他们的意志和创造力的体现。因此,它又是非组织性、非制度性的,是内在的和主体的。
“恽代英精神”与班级文化的相融。恽代英作为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先烈之一,无论他的行为,还是品质、追求、信念等,都堪称青年楷模,特别是他的“三利”思想,在今天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对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这种为国为民为天下人谋福利的思想即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而在现在,乃至将来,都有它的积极意义。其次,恽代英作为青年楷模,他的理想、追求,他的为人品性、交友之道,对当今处于转型时期、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班级文化建构过程中,正确、科学地利用身边的事例,为学生树立榜样,潜在地影响学生的发展,是可行的。
“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就是以恽代英精神作为班级文化的载体,用来传承班级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科学的价值取向,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符合国家时代要求的全面型人才。
这种班级文化的构建既符合我校的办学特色,也符合德育教育的承继性规律。
(二)对“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的实施的研究。包括:
1.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文化。
2.活动在创设班级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班主任在创设班级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探讨。
(三)以师生德性成长为本,构建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实践体系的研究。
以探索、揭示师生德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为目的,以创设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为手段,并在构建实施体系的过程中,使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最终内化为师生的共同需求,并在物质层面得以体现,
“一个目的”即指弄清楚师生德性成长的机理,并在班级文化创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影响和潜移默化。“二个层面”是指创设班级文化的两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三个步骤”即创设班级文化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将恽代英精神与班级文化相融,汇总并形成班级精神文化;第二步以班级环境、制度、活动等文化巩固精神文化;第三步是通过班级文化的创设,对师生德性成长产生影响。
(四)建构促进高中生自主修德的机制的探索性研究。
引导高中学生把自我作为教育的对象,以所处的教育资源的影响为外部条件,依据一定的道德判断,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不断矫正自己的目标,不断获得成功,不断激励自己,实现自我超越,塑造完美人格。  学校以自立目标、多元激励的管理为突破口,探求学生自主修德的意义、可行性及规律,研制实际操作体系。自立目标,即以学生自己制定的或认同内化的目标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多元激励,即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以实现自立目标。
三、具体研究过程
经过对班级文化、恽代英精神及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等概念的界定,我校从1998年起就确立了“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的系列研究设想,这一设想分为三步进行,从内涵、实施到师生德行成长的实践体系的建立,再到学生自主修德的机制形成。
第一阶段,对“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的实施的研究。
首先,班级文化作为外在的、客体的存在,说明班级生活中的学生甚至教师不能主动决定文化的存在。它是与整个社会组织发生联系的,这就决定了制度文化成为班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文化势在必行。班级文化虽然是隐性的,但良好的班级文化并不是放任自由就能自动形成的,为此,学校编写了《雨花台中学学生手册》,制订了《雨中学生行为规范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十项文明》条例(即“文明说话,文明就餐、文明走路、文明骑车、文明站坐、文明举止、文明交友、文明活动、文明礼仪、文明守信”)。另外,德育处要求各年级根据年级的实际制定《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各班级根据班级的需要制定《班级公约》。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学生入学伊始,便有了行为规范的标准。也为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确立了导向,构建了具有我校德育特色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文化。
其次,开展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对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的手段,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保证,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措施,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利用各种活动来引导班级文化向良性发展就成为一种科学的手段,根据班级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有意识地设置系列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朝向正确的、科学的价值取向靠拢。所以,每学年开学初,先组织新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学习恽代英精神的内涵,然后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团队活动日、参观交流活动等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而活动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甚至是自己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兴趣等的原因,教育者有意识地设置的教育目的,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甚至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同样,班级文化的教育作用也更容易在活动中得以发挥。
第三,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成员,他们也有自己个体的文化特点,这种特点无疑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所以,如何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所以,班主任也是课题组成员的中坚力量,首先组织班主任认真学习并领会班级文化的内涵,端正班主任的价值取向,以此潜移默化去影响班级价值取向。其次,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形成中的引导作用,切实把握好班级文化形成中的策略、技巧和方向。
在历时两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及总课题组有关专家的多次指导,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研究结论有:班级文化的主要内涵及其价值分析;班级文化创设与恽代英精神风范的相融性;班级文化与班级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创设班级文化的可行性分析;创设班级文化过程中,班级精神文化与班级制度、活动、环境文化的互动关系;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创设的影响,等。
为了能将前期课题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班级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完善理论,我校决定将课题研究推向纵深,故将《以师生德性成长为本,构建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实践体系的研究》课题作为班级文化研究的第二阶段,继续研究。
第二阶段,以师生德性成长为本,构建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实践体系的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的内涵,着力从师生德性成长的规律、班级文化创设对师生德性成长的影响、师生双方主体德性互动成长的机理与规律、恽代英精神与班级文化实践体系的相融性等角度进行理论探讨,使课题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实践层面,首先是激励教师自我育德的机制的建立。课题组和德育处制定了优秀班主任评选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育德的积极性,为学生德性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新高一、初一年级选择试点班级及对照班级,并在实验班级的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中完成理论内化。将班级文化创设划分为制度、活动、环境等不同的文化层次,使各班级有所侧重。然后,各班级进行创设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探索,课题组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活动,开展深度汇谈,共同进行探讨。第三,建立自主目标管理,激励学生学习恽代英精神风范的机制。为此,学校设立了“三勤”奖学金、“恽代英”奖学金、进步奖、志愿者服务奖等等激励奖项,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恽代英精神的热情。因为班级群体的活动对个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班级群体的自我管理的研究、班级群体内的交往和人际关系及其对个性发展的研究等也被纳入这一体系,制定了“三范班级”“恽代英”中队、文明考场等评比办法,为班级群体的自我管理提供了标准,激发了班级群体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了班级群体与自主管理间的良性循环。另外,本着“为了所有学生”的和谐发展的理念,班级文化创设中特殊学生的心理、行为矫正也不容忽视。
通过实践,在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的创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第三阶段,建构促进高中生自主修德机制的探索性研究。
经过第二阶段的师生德性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自主修德机制的探索。因为“一切成为学生的自我要求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如何使育德成为学生自我的要求,如何使德育具有吸引力,如何在德育过程中真正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发学生内在的德育潜能,这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也是最需要突破的问题。
自主育德,即学生形成具有追求高尚情感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它是建立在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等素养而构成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自主性、主动性、自觉性、能动性、合作性、选择性、适应性、创新性。建构促进中学生自主育德的机制的研究,是指依据青少年品德成长规律,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施探索建构能有助于开发学生德性潜能,促使中学生形成追求高尚情操的意识、愿望、习惯、思维、能力和行为,进而实现中学生能依据社会需要自主拟定发展目标,自我监督、自我评估、自我反省、自我警示、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教育环境和机制的研究。
在理论上 ,着重进行主体、主体性、自主性、自我、德育、育德、修德等名词在课题中的准确定义, “自主修德”的基本含义,“自主修德”的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惜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教育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进行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立足实际、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
在实践上,主要以实施自立目标管理,建立德育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潜能为总体思路,促进高中生自主修德机制的形成。首先是自立目标原则的确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自立目标评价表》,分为A、B两级指标,使学生可以随时对照自己的言行,及时纠正。其次,促进达标的课程及活动体系的构建。为此课题组编写了《自主修德实践手册》,内容包括“座右铭”“闪光足迹”“真情告白”“老师心声”“家长寄语”“赠言”“自立目标评价表”等栏目。第三,多元激励的形式的研究。针对自主修德的成绩,共设立十五项奖项,包括恽代英奖学金、三勤奖学金、热爱集体奖、尊师模范奖、优秀值日生、军训优秀学员、“三范”班级评比、黑板报评比等等奖项。课题组还充分利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英语节等校园节日文化,给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机会;利用志愿者文化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利用校园现有资源,给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区,利用节假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另外,在评价体系与自立目标的确立、达成和评价上,也基本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育时称:教育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要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运,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毫无用处的。《建构促进中学生自主修德的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在总课题组指导下,认真操作,认真研究,通过一系列实践工作,充分尊重和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依照学生主体道德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德育的主动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四 、研究结论
通过班级文化系列课题的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以下认识:
班级文化是班级学生的生活总和,它以每个同学所获得的发展满足程度为衡量标准。它与班级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相互促进。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导向的重用。班级文化的创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
将班级文化与恽代英精神相融合,更有利于在当代青少年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班级文化在实际创设过程中,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要分解成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及构建班级价值观体系等若干个方面分析进行,以便产生预期的效果。
在创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班主任素质的同步提高及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及引导作用,注意师生德性的共同成长。学生始终是班级的主人,因此创设班级文化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体作用,努力建构促进高中生自主修德的机制。
五、取得的成果
经过七年多的研究,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已经形成特色,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基本深入每位师生的心中。研究也由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再内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深入到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我校的德育工作也因此上升了很大的台阶,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系统,编写了《雨花台中学学生手册》《雨花台中学学生自主修德实践手册》《班级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办法》《三范班级、三范宿舍评比办法》等等,使得德育工作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层次。“学代英、做好人”活动已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八一”工程,即:
1、一间恽代英烈士纪念室
2、一本学代英教材《我们的学习榜样──恽代英》
 3、建有一尊恽代英汉白玉塑像
4、每年清明组织一次祭扫代英墓活动
5、设立一个恽代英奖励基金会
6、每年召开一次恽代英奖学金颁奖大会
7、每年拜访一次恽代英之子恽希仲先生
8、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学代英为主题的班会
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将先烈美德外化为文明行为习惯,促进了学校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在我校,勤学、勤问、勤思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学风;精诚、精心、精通已成为教师的教风;求真、求善、求美,立志、立德、立业已成为校风。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我校特别在搬迁到新校以来,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守时守信,习惯文明,举止文雅,受到好评。代英精神培育出的“好人”在我校层出不穷:学生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校园和社区无偿服务,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我校原初三(4)班的学生顾靖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同班的马庆同学因小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双腿不能走路,顾靖同学三年如一日背着他上下课、上厕所等,学校将他的事迹挖掘出来,开了专场的事迹报告会,南京日报以《3年来坚持背残疾同学上学,顾靖助人为乐感人》为题做了专题报道,南京电视台为他做了专访节目,扬子晚报也在《两代烈士亲属见面座谈会侧记》中特意提及此事。面对赞誉,顾靖本人却十分淡然,他说:“我觉得这只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真的没什么。”代英精神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好人”操守已成为他的生命本色。我校原初二学生赵静同学因患白血病休学治疗,她的家境十分贫赛,父亲靠开马自达为生。消息传来,全校师生捐款达17000元之多。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认为一个普通中学能一下子募集这么多的善款,实在是难能可贵。江苏电视台为此做了专题节目。原高二(1)班何伟同学自强不息,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小公民”。
以恽代英精神为核心的班级文化的研究,促进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首先,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优秀获奖论文、案例分析、班会教案俯拾即是,编辑了《雨花台中学教师论文集》。由实践自觉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理性思考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工作习惯。先后多人获省、市先进个人称号。7人次被评为雨花台区德育先进个人,5人次南京市德育先进个人。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传统美德研究优秀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市级文明单位、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市“优美校园”等集体荣誉。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