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作教育叙事

  • 发布时间:2005-09-15 00:00
  • 作者:
  • 浏览量:16565

 
如何创作教育叙事
2005年9月15日10:26

时下,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了神州大地,而成就此次改革的核心力量则是一线的广大教师,“从课程的指导思想到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的落差。经过这两个落差的‘筛虑’,课改的先进理念进入课堂后往往所剩无几了。”(顾泠沅语)。这是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而教育叙事研究在某种程序上可以弥补先进理念由专家传授—理论内化—实践操作的二次落差,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叙事,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听老师讲那过去动人的事。因其内容真实。语言通俗易懂。并伴有一定的理性思考。但理论性较弱等特点,颇为一线教师所青睐。笔者也一直关注教育叙事的创作与实践,因此也总结了一些教育叙事的写作方法。以飧各位老师:

一事一得

在内容上。教育叙事可以是教学故事,德育故事,也可以是管理故事;但不管是何种内容,

教育叙事最好单独地、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个故事。从日常发生的小事入手。于平常中见深刻。于细微处邮精神。着眼于一事一得,通过叙述一些细小的事,促使自己反思与体悟,从而

达到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优秀青年教师莫丽红的《呼唤阳光》,(《上海教育》2004年第5),就是这样一个教育故事,我一本又一本地看着学生的日记,分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两天的日记大都是写篮球赛的,一篇又一篇。几乎都有着独特的感受。又是一篇写篮球赛的。一看这字迹就知道是“逼不出来”沈蒙蒙写的。大家觉得她接受能力弱,记忆力差,动作缓慢,但又因为她实在是已经努力了。所以就给了她个别号,叫“逼不出来”。呵。她今天写得还很多呢,足足有两页。基本上都是记叙当时比赛的情况的。而且有些罗嗦。突然,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些同学常常跑去看分,然后马上跑回来告诉老师。老师听了笑了一笑,我们也笑了。”没想到小Y头观察得很仔细,我马上用红笔把这句话圈出来。我读到文末时,更为意外,也更难以平静了:“到这里,我才知道老师的笑就像阳光一样,生气了乌云就会出现。笑了,有阳光才好,我希望老师是天天笑的。”啊,原求平时表情单一,极少言笑的沈蒙蒙内心竟也这么细腻!笑,是什么?笑是阳光!哦,说得多好啊!我为自己的笑能成为学生的阳光。给他们温暖,伴他们成长而快乐!然而,我又给了他们多少笑呢?他们为什么希望我天天笑呢?这就是说,我很多时候是不笑的,是“乌云密布”的。很多人说我是个“开心果”,最喜欢我的微笑,可我为什么对学生这么吝啬,吝啬我的笑?孩子,老师会把你的话记在心里的!让我们用日记真诚地交流,用微笑拥抱更美好的明天,你愿意吗?“笑是阳光!”多么形象的比喻;“让我们用日记真诚的交流,用微笑拥抱美好的明天。”多么美好的期许!通过读学生的日记,让老师从一个“不起眼”的学生眼里看到了学生对老师阳光般微笑的期待,也让老师发现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原来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是如此的不苟言笑。这样的成功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夹叙夹议

在写作手法上,教育叙事应区别于教育案例和教育随笔。应不同于教育案例那先陈述案例,

再进行理性分析,也不同于一般的讲故事。而应采用边叙述故事情节,又在其中夹杂些对细

节的感悟及反思,用夹叙夹议的“杂文”化笔调和散文化手法写作而成,因此教师在写教育

叙事故事时应注意做到夹叙夹议。

例如教学故事(“小”问题“大”资源)

“老师,我想知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哪里?”面对孟杰同学临时提出的问题,我

虽然没有准备,但已有的足够的教学经验,于是便不慌不忙地说,“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仔

细查过,现在我就来查查。”于是翻开参考书,可参考书好像硬是要跟我作对似的,只告诉

了另外一句格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出处——出自《论语》。于是我想,新课程理

念不是强调,现在老师不应是权威,是引导者,不应是指导者,而是合作者。于是我就引导

学生说:“同学们,现在暂时找不到这个出处了,但老师下了课,就可以利用英特网,找到

这个句子的出处的!你们也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去找到答案。到此,学生的这个“小”问题应该说已解决,但我学是觉得这样的“问题”资料不能错过。这既是给予一个大胆提问的后进生表扬的契机,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应触类旁通的有机时机。

于是便又张口说:“同学们,孟杰这个问题问得好,学习就应该他那样触类旁通。”“我们

想想以前我们还积累了《论语》哪些的名句?”一时间,学生便沸腾了,个个抢着说。有的说,我们学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还有的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课堂上一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面对学生收获,我心里乐滋滋的;面对自己的收获,我更是喜上楣梢:原来教学资源就在身边。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一个大大的教育资料。更深地领会了“提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淡化对教材的依赖,广泛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料”(课标)的深层内含。下了课,我就急忙跑回办公室,很快地查到了它的出处——出自《国策·赵策一》!

从这篇教育叙事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新课程原先的理解、体会,有了更深的体悟。

且这样的体悟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逐渐深入、领会的,写作中很好地运用了边叙事,边

反思(即所谓的夹议)的写作手法,使之“事”与“理”相得益彰,“理”与“事”融为一体!注意细节

教育叙事,其中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细节描写,特别是能引起老师们共鸣、难于操控的、

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要尽量具体地描述出来,这样一来,反思变得有了“根据地”

。即写作要有意趣。“意趣是故事的生命,缺乏了意趣,也就没有了故事。教育故事也是同

样的道理。”(周一贯语)

例如著名的特级教师孙建锋在《秉持用心状态打造育人经典》(《人民教育》第472)这样写道:……“与他对话中我在潜意识里即刻做出了这一“成功”系数几近于零的决断,似乎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台下坐着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老师,众目睽睽之下,万一有个闪失,这岂不是“自己将自己的军”?但偶然的一念告诉我,常态下这种往往被放逐边缘的同学,一定潜在着一种值得开发的教育资源。于是,我微笑着走近他,亲切地说:“孩子,你对课文的这句话一定有自己的理解,愿意实话实说吗?我很想听到你的声音!”

他忐忑地站起来,低着头,像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似的右手拇指与食指使劲地捍着衣角,

上牙咬着下嘴唇,鼻翼两侧闪亮着几多小汗珠。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他的肩膀上说:“聚光灯那么亮,观众那么多,又是第一次上台,紧张在所难免,深呼吸一下,好吗?”深呼吸之后,又迎来了十秒钟的沉默,他终于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始终面带微笑的我,怯懦地说:“家把爸爸,妈妈和我结为一个整体,可是……可是爸爸妈妈离婚了……我跟奶奶过,原来的家里再也没有我的位置了。”说着,他哭了,伤心地哭了。此时整个会场静,静得仿佛只有呼吸声。所有目光都聚集在我俩的身上,刹那间,我躬身把他抱了起来,抱在我的怀里,一如抱起我的儿子。……

读了这段情节描写,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个内心受了伤的小男孩形象,同样也被老师

那高超的教育艺术所深深折服,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无尽的关爱,让人久久徜

佯在这用师爱、父爱筑造的“怀抱”中。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功效!

“忘掉一个小故事容易,忘掉一个写在纸上的大道理也不难,可忘掉一个写在趣味小故事里

的大道理却难!”教育故事就应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