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学生心灵的班会才是成功的
张鹏丽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三个年级部根据德育处要求,组织了“悠悠中华情,拳拳爱国心”主题班会预赛,不少班级精心准备,效果不错。在此感谢参与的班主任和指导(助理)班主任,感谢参与听课的管委会领导。十月份,还要组织各年级优秀主题班会展示,让我们拭目以待!
为什么要组织本次活动?目的有二:一是为了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主题班会质量。从活动反馈情况来看,本次活动有以下收获:
一、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教育,激发了民族豪情。国庆观看过盛况空前的阅兵式后,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二、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绝大多数班级都是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自己活动。在展示中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三、给学生拓展知识的机会。很多班级通过图片展示,回顾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通过知识竞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促进了课内学习。
四、给学生放松的空间。在学习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学生通过班会课,观看图片和视频,是一种放松;游戏中笑声阵阵,是一种放松;积极参与活动,心灵受到触动,也是一种放松。
毋庸置疑,许多班会课质量还有待提高。列举如下:
一、主题不突出。不少班会课缺乏一条贯穿始终的线,松散,不够紧凑。主持人的串词,整体内容的安排,应始终围绕主题,为突出主题服务。
二、才艺展示过多。主题班会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但它不是一台节目,绝不仅仅为了展示才艺。所有活动都是为了突出主题、为了引发学生体验而设置的。
三、缺乏触动学生心灵的氛围。一节成功的班会课,应该能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能够引起学生心灵震颤。大多数班会课重视图片、视频等形式包装,缺乏学生心灵参与。其实,朴质的内容恰恰会触动心灵,比如一个看似朴实的故事,一句充满哲理或看似平常的话……关键是要营造一个令人感动的氛围。不少班会课氛围被学生无谓的哄笑破坏了。
四、主题过多过大,没从细处深处挖掘。
针对爱国主题,既谈爱国,又谈爱校,还要涉及到爱家,爱父母,爱自己。内容过多,哪方面都是匆匆而过,没有给学生留下太深印象。班会主题不可贪多而应求精,应该抓住一个主题,从小处、小事入手,由浅到深,借助讲故事、视频展示、朗诵等形式逐层推进,让学生参与其中,去体会,去感受。青年演讲家邹健的普通话并不标准,演讲技巧也未必高明,但《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为什么能让学生和家长泪雨滂沱?他靠的是一腔爱国之情,是真实可信的经历,是质朴的故事,是细节的渲染……
到底怎样的班会课才是成功的?各有各的法宝!只要能引起学生共鸣,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受益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