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中学南校区2009年度
德育工作总结
“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是雨中的校训。它既是我校办学的追求,蕴含着深刻的办学理念,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努力方向。在2009年,雨花台中学南校区德育处继续紧紧围绕我校“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等办学思想,坚持把追求学校发展作为主题;把“为了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作为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创建全省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首位意识;基于学生成长,着力创新德育,多元发展;努力构建校园文化、推进自主育德,以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为主线,实现知与行的结合,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实现对人的成全。一年来,我们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广大师生进行了富有雨中特色的德育管理,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特色活动。以下分两个方面对本年度德育工作进行总结:
一.实行特色管理 提高工作成效
1.全体班主任会暨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每月一次(每月第一周的周三下午)全体班主任会暨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是学校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会议。德育处通过全体班主任会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要求,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同时,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也为班主任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我们在每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安排两位班主任老师作重点交流发言,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与老师们分享,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2.年级部主任会。
每周一次(周二下午)的年级部主任会上,德育处对上周的各方面情况进行通报,既谈成绩、也谈不足,同时对下一周的德育工作重点进行布置。接着,各年级分头召开年级部主任会,将校长办公会、年级部主任会的精神传达到班主任,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快速落实。
3.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举行安全演习。
大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开展安全宣传月和安全宣传周活动。抓好交通安全、校舍安全、财产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工作。加强与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的配合,加大管理、检查和宣传力度。学校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请法制副校长、辖区民警、八大队交警对全校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学校还通过黑板报、橱窗、走廊文化、少年法学院、交通协勤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
4. 文明执勤,“六文明”考评。
我们结合志愿者活动开展周文明执勤,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育德”,每周由一个班级负责全校的周文明执勤和“六文明”考核,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5. 月《德育简报》和周《“六文明”考评反馈》。
由德育处每月编纂《德育简报》,对上个月的德育工作做全面的总结并对下个月的德育主题和活动进行布置,同时附上冯志强副校长对上月德育工作的点评以及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老师们的发言稿,以供全校的教师们参考和学习。德育处还每周向每个班级发放一份“六文明”执勤反馈,将一周来的好人好事、卫生、午自习、学生文明举止情况、晚放学滞留情况以及其他重要情况向全体同学通报。
6. 指导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制度的落实。
做好班主任、指导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结对工作,为全校39位班主任配备了指导班主任或助理班主任。合理安排三者的工作内容,加强指导和监督。通过指导教师宝贵经验的传承,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为未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客观上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同时,通过指导班主任的工作,也让骨干教师的丰富经验发挥出了更大的价值。
7.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引导班主任重视并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化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全校学生进行调研、摸底,明确各班的学习特困生、行为习惯特差生、单亲家庭或孤儿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身体残疾学生等。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安排专人负责,制定预约心理咨询和值班制度,德育处成立了由4位受过心理咨询培训或资深的
8.家长委员会。
各年级成立由每班2名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座谈会等活动。还利用一线通、年级部QQ群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家长们的思想动态、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老师。同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符号,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9. 助学券、恽代英奖学金评比发放。
学校充分考虑学生家庭的个体差异,对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颁发助学券,减免其学费,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充分发放助学券的基础上,拓宽贫困生助学基金的筹措渠道,加大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以确保他们生活无忧,安心学习,充分感受到雨中大家庭的温暖,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每学期发放恽代英奖学金。
10. 定期召开团队会、学生会会议、定期上团课。
定期召开团队会、学生会会议,商定和落实团队、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定期由校德育干部给入团积极份子上团课。
11.“三范”班级的评选。
严格按照《班主任工作考核奖励办法》、《“三范”班级的考核制度》《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评选 “优秀年级部”、“模范班级”“示范班级”“规范班级”。并给获得表彰的班级一定的奖励。
12.学生评优工作(优干、三好、进步学生)和7+N的单项表扬生评比。
对学生的成长状况实施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注重人本管理。每学期按比例评选优干、“三好”、进步学生。每学期评选“遵纪模范生”“尊师标兵”“礼仪标兵”“关心集体奖”“弘扬传统美德奖”“优秀值日生”“文明值勤优秀学生”等7项单项表扬生。另外,各班还可以根据本班级的情况自主设立具有班级特色的单项表扬项目,项目名称为“××之星”,以表彰在以上7项表彰项目之外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上报德育处,在学期结束大会上统一进行表彰。
13. 抓好住校生管理工作,探索学生自我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住校生管理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加强教师指导的同时,进一步积极探索学生自我管理的办法。通过对住校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调查,了解住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能力,让家长满意、学校放心。
二.开展特色活动 培养高尚情操
1. 社团活动。
在德育处的组织下,学校每学期成立20个左右的社团,如动漫社、红舞鞋社、飞羽社、吉他社、戏剧表演社等社团。由具有一定资质和专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开展活动。社团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组织、交往能力,同时使自己的特长得以发挥,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们的欢迎。我校南校区的社团活动还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项目参加了全区的评比,并荣获第一名!
2. 读书节。
读书节是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4月至2009年10月,德育处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和语文组一道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有创建“书香班级”主题班会,班级图书角和好书交流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参加优秀读书节网页评比活动,及时上报学校读书节活动专题新闻、特色活动;参加南京市的各项读书节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税收、国家、文明”主题征文活动;“祖国在我心中”读书征文活动;举办《腹有读书气自华》师生诵读会;开展读书节手抄报展评活动;聆听作家黄蓓佳的讲座;举行“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和古诗文名句默写大赛等。
3. 艺术节。
举行以“圆梦校园、绽放青春”为主题的“雨花台中学第八届艺术节”。按照“人人参与”的群众性原则,发动全校学生行动起来,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展现个人素质。主要活动有: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比赛、展览;学生优秀摄影作品评比(主题:“我爱雨中”);“生命的旋律”器乐比赛;“生命的律动” 舞蹈比赛和第八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本次艺术节获得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和激情参与。雨中学子们勇于在学校为大家搭建的青春舞台上突显亮点,展示自我。全校共约700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此次大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通过班级、年级、学校层层选拔,许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188名同学分获五项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4. 走廊文化、黑板报。
我们努力通过多种载体落实校园文化各项精神要素。将雨中人的特有文化气质即“尚雅”的文化气质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根据学校的德育主题,各班进行了以“走进2009”“读书节”“南京解放6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学会感恩” “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等为主题的走廊文化和黑板报建设,既宣传了德育主题、美化了校园环境,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走廊文化的建设作为南校区的特色项目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来访嘉宾们的称赞。
5.志愿者活动。
我校的青年志愿者们除了积极参加学校“六文明” 检查评比外还担负着多项重大考试(如:自学考试、财会考试等)的文明执勤任务。此外,部分班级还积极地走进居民小区、小学、幼儿园、社区的敬老院、地铁站等社会机构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还有的班级长期坚持给学校的设施做清洁工作(如初一13班主动申请给长廊保洁),用他们的汗水诠释了志愿者文化。
6.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
根据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每周的升旗仪式都有一名老师或同学做国旗下讲话。讲话的内容有:建设“三雅”校园系列、“安全教育”系列、“校园文化符号”解读系列、“感恩”系列、“书香浸润校园”系列等等。在新学期、教师节、新年等重大节日、纪念日来临之际,德育处还会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的升旗仪式活动。我们的升旗仪式突出了文明礼仪教育;分层推进主题教育,突出以促进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习惯生成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公德意识,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培养“尚雅、崇信”的雨中人。
7. 支持南京申办2014青奥会“千人签名”、“迎新长跑”活动
今年年初,南京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并获准代表中国申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我校作为“南京奥林匹克示范学校”为了表示对这一活动的全力支持,经过前期认真筹备,南校区于
8.主题班会。
每周一下午的第三节课是主题班会时间,在德育处的安排下,各班都能按要求召开主题班会。为了进一步提高主题班会的水平,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本学期初一年级的1、2、3、4、5、6、7、8班还先后召开了主题为“感谢师恩”、“抓实常规教育、牢记交通安全”、“我运动,我健康”、“祖国万岁”、“诚信”、“我爱我校、我爱我班”、 “感恩的心”、“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既教育了广大学生,也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锻炼。
9.春游、秋游,社会实践活动及征文评比。
德育处精心组织每一次春游、秋游,社会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均做到了“零失误”,既确保了安全也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10.校园广播站。
校园广播站自成立以来,每周定期向全校广播,宣传校园文化、表彰好人好事。每次广播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校园广播站还为广大师生们提供生日点歌的服务,使校园时时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
11.其他活动
除以上的常规和特色活动外,德育处还开展或参与了如“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观看阅兵,扬我国威”征文大赛,“校歌、红歌会”,元旦庆祝,“三个一”的感恩系列活动,以及赴无锡、宜兴等地参观学习等活动。
通过全体德育工作者的努力,2009年,南校区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年来,全校未出现一起学生的重大违纪和安全事故,学生的文明水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明显的“五多五少”。即“讲卫生的多了,乱扔纸屑、杂物的少了;讲礼貌的多了,讲脏话的少了;守纪律的多了,无故迟到、早退的少了;思进取的多了,违纪的少了;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的多了,不尊重父母、师长的少了。我们的全面育人也带来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校风、学风优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但是,反思过去,我们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德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深入、细致,开展的范围大多数还局限在校园内,为学生创造的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机会还不多。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应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
2、校内德育阵地还不十分完备,利用不够充分。德育教育内容相对老化,需要进一步更新,从而达到应有的德育教育目的,除广播室、宣传橱窗、黑板报、走廊利用较好以外,其他德育阵地的作用尚待挖掘。与新时期德育工作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为德育工作创新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