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孩子厌学?不会是抑郁了吧? -《守望》家长学校空中课堂007期

  • 发布时间:2021-05-20 09:47
  • 作者:沈彦晗
  • 审核人:来平
  • 浏览量:5154


经常接到求助:

“学生厌学有什么办法?”

本期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厌学到底长什么样?


厌学是什么?


是讨厌、回避、拒绝学习。看似简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没那么简单。

 

单是厌学的行为表现就各式各样:有的拒绝来学校,在家可以正常学习;有的拒绝进教室,在办公室和图书馆可以自学;


还有的完全拒绝学习这件事本身,只要不上课、不写作业、不考试,生活一切都很美好;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除了厌学,对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回避,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也无法和同学、老师、家长正常沟通交流,这最后一种需要立刻引起重视,很可能是抑郁了。

 

不仅表现形式不同,厌学产生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因和老师、同学产生矛盾冲突或误会而拒绝来学校,行为上看似是厌学,其实是人际关系不适和回避;


有的学生在重要考试之后开始厌学,仔细了解是因为考试焦虑,总担心自己考差,干脆放弃学习,至少不会证明是自己差,只能说明是没有学而考不出来。

 

最难调整的厌学常和抑郁相伴而生,不是简单的回避学,而是整个行动力都在下降,对自我价值感评价降低,无法控制地从消极角度去看待生活中大部分事情,导致无法学习,即使他内心想学,行为上却很难有所变化。


这时家长请一定要重视,积极关注孩子的情况,与班主任、心育教师沟通,必要时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或咨询。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就越拖越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抑郁真的是玻璃心吗?

 

接下来对抑郁进行科普。


相信大家在其他媒体中也看见不少信息,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确实需要正视这些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到底什么是抑郁,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承认问题,这样永远无法开启改变之门。

 

早在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老师就提出了“空心病”一词,它的表现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很疲惫、孤独、情绪差,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意义,看不到希望,终日重复没有结果,生活迷茫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徐老师根据在北大与学生交流的经验,提出了这个说法,他说这些孩子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好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容易被满足,生活学习工作越来越流水线化(单一、重复、高强度),抑郁状态是很频发的现象,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


如果是轻度抑郁状态,或是因为发生某些消极事件后,学生开始抑郁,可以先尝试接受心理辅导来调整心理状态;


如果是无缘无故突然开始情绪低落,并且出现不想吃饭或暴饮暴食,难以入睡早醒或嗜睡,人际回避,行动力下降等情况,家长可以先带孩子到心理专科医院去检查,排查是否与生理原因有关,严重的需要通过服药先调整,再辅以心理咨询。

 

高中生本来就处于一个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心智正在急速发育中。


具体来说他们的大脑开始具备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小时候没有分泌的很多激素都在疯狂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总是显得那么情绪化,青春期是情绪问题高发期,也是学习应对情绪问题的黄金时期。

 

家长作为过来人,需要知道这些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知道孩子的情绪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成长中必定会遇到的挑战。



这个时候他们很难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和小时候一样那么乖了、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其实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道理都懂,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


这时候,家长需要先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找到其他合适的情绪发泄口,跟孩子在气头上正面刚只能把亲子关系搞得更糟糕,对问题解决一点帮助也没有。




静心坊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我们将遵从“尊重、接纳、真诚、保密”的

心理工作原则,陪伴学生、家长、教师们成长。

如果您有什么烦恼或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哦!

我们的联系方式:025-58013953;yhtzxjingxinjie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