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发布时间:2007-02-27 00:00
  • 作者:
  • 浏览量:5821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由此带来的厌学、自杀、犯罪这些社会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孩子缺乏对感动的体悟,缺乏起码的情感。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为了实现情感教育,我们可以通过以境启情、以情激情、以知动情、以言传情、以写促情,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情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南京《现代快报》200462登载了一篇题为《寻找失落的感动》的文章,记载了某学校前不久组织观看一部讲述家庭亲情的影片,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不料孩子们却以一点都不刺激为由大声抗议。老师们在震怒之后陷入沉思: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不容易被感动?为什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如此缺乏发现生活和自然美的能力?

专家指出,现行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孩子缺乏对感动的体悟,缺乏起码的情感。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物质生活条件好,且是全家关注的重心,家长的溺爱, 很容易使孩子在情感上形成只知获取,不知给予,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再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自制力差,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信心,心理素质较为弱化,情绪极易波动……各种网络游戏形成的虚拟世界主宰着孩子的价值取向,由作品中带来的悲天悯人已经越来越弱化。什么自然美景、神奇的造化,很多孩子已经提不起兴趣了。

 

 

 

情感教育的缺失

再看看现在的教育吧!

由于长期受科举制度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缺乏情感目标的令人担忧的教育。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情感方面忽略掉了。一切从应试出发,一切以升学为目标其结果,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情感培养、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如人意。可以说:长期教育导致的结果就是既淹没了情感和人性,又扼杀了智慧和创造力。

虽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智商的语文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并且一度成为的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它终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基本上还是摧残人才的教育。正如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所言:“教学实践表明,仅从智能角度入手,其发掘的潜力将是有限的,并且稍有不慎的,极易产生诸多副作用,影响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厌学情绪的产生、蔓延,健康状况下降、劣化,思想品德教育的薄弱、松懈,便是常见的一些典型的副作用。

时至今日,语文教学仍不能使许多人走出传统模式下的教育误区。可以这样讲,过去那种缺乏情感目标的教育,即应试教育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死。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果与教育预期相背;书山题海,时间加汗水,管制加训斥赢得的高分高升学率,换来的只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技能、情感、心理和身体等全面素质的降低。正如夸美纽斯所批评的一样,这样的教育把学校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

 

 

 

情感教育的需要

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

步入二十一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国际竞争与挑战,我们正处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切需要优质教育的时代。联合国有关机构研究指出: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而创造力开发的关键在教育。可见,为适应面临的国际性竞争与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走出历史局限的误区,确立情感培养目标,实施情感教育。英国的教育研究实践也已经证明,在情感教育得到积极实施的地方,会在情感和学习两方面产生短期直接的和长期的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父母亲人、对家乡、对人生等的思考和热爱,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很好的切入点,对情感方面的重视,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

 

 

 

情感教育的实现

语文教材中,有着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着凝练生动的优美词语,有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的。

 

 

 

一、以优美的意境启迪学生的情感

意境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读意境优美的作品,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要抓住诗人的感情,不仅仅看见文字,要通过文字想象出画面,体味诗歌的意境。“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展示了雄伟阔大的意境。“楼船”、“铁马”描绘了诗人戍守边关的豪迈形象;“夜雪”、“秋风”展示了边塞阔大雄奇的景象,对瓜州渡击退金兵、大散关失而复得的胜利喜悦,情感上表达的淋漓尽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勾画出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急风、高天、猿啸、清渚、白沙、飞鸟都已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触动诗人伤心事、融入诗人主观情思的意象。

以境启情是培育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师要有清醒意识,引导、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意境想象中深切感悟情感。

 

 

 

二、以真挚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乎先情”。教师可以找一些动情的文章,用文章中的情来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二话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年轻人高兴地捧着母亲的心去了。可是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心连忙问:“孩子摔疼了吗?”听到这里全班一片寂静这一周的周记中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对母爱的感悟在文章中表现了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动。

在不同的时期可选择不同的主题如表现亲情的《妈妈爱吃鱼头》、《雪是最薄的玻璃》;表现人生感悟的《丑石》、《提醒幸福》;表现的珍惜时间的《匆匆》、《与时间赛跑》等等。

 

 

 

三、以作者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文如其人。可见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对阅读理解作品极为重要。很多作者本人就是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范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联系历史,了解作者。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可先让学生了解苏轼才华出众,又有志为了国家建功立业。虽遭人陷害,被贬黄州,但他心胸豁达,没有消沉。从而深入理解苏轼当时既有建立功业的奋发之情,昂扬之志,又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无奈之情。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是能够深切体验词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也完全能够感悟词人陷入矛盾中的既超脱又无奈双重感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可让学生了解辛弃疾21岁就参加北伐,23岁就率几十骑兵闯几万金兵大营的英雄故事,让学生了解作者虽两次被弹劾,但仍有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使学生深刻领悟到这首诗是诗人强烈报国之心的表白,也是总得不到重用的慨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走进作者,走进作者的生活,走进作者的内心。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以丰富的教学语言传递作品中的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重要一环。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和诵读,会使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善于运用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作文章。如教《烛之武退秦师》,用“时代铸造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有理由相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尾,教《〈名人传〉序》,用“让我们以巨人为镜,远离平庸,远离浮躁,远离功利,自强不息,争取做明日的英雄。”来作结,这样的句子使学生的情感被激荡,更容易受到感染、产生丰富的情感。

 

 

 

五、以写作教学促使学生表达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生学会做人。因为读书是重要的,学会做人更重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最重要。我们通过《奥运随想》等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我说让座》等在辨别是非中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高尚情感;通过《选择》等在理解生活的真谛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通过《父亲的爱》等在解读亲情中培养博爱情感。

在训练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课文所教内容,进行延伸训练。引导学生写作有情感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如在学习了《鸿门宴》之后,介绍关于项羽的几首诗,让学生自己谈谈心中的项羽、心中的英雄。学生在解读人物时,对英雄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我们充满真诚和爱心唤起学生对我们的情感认同,重视并切实地把它落实教学工作之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文明。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将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书目:《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崔允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