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简讯(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2期)

  • 发布时间:2010-10-21 11:48
  • 作者:谢天
  • 浏览量:4093

教学工作简讯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雨花台中学南校区第2

 

一、1010月份主要工作回顾:

1重要会议

1考试工作协调会和考务会

1013日、20日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协调会,就两次大型考试进行了全面布置。

1015日、22日在南校区一楼报告厅召开了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考务会,有力的保障了考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南校区召开第二次月教学情况通报会

1020日下午,南校区在一楼报告厅召开了本学期的第二次月教学情况通报会,会议依循惯例对前一阶段的教学常规情况进行了总结,就常规检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教务处沈丽主任对下阶段即将开展的雨花台中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以及全区的“雨花杯”赛课活动做了布置与动员,为了使老师们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务处还特意聘请了学术委员会的马辉副主任给大家做了如何说课的讲座,给老师以专业性的指导。最后,教科室栾娟副主任就“市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活动做了动员,希望教师们积极申报,为雨中积累更多的名师资源。

2、教学活动

1)市级教学活动

 ①南京市数学教研活动在我校进行

20101012日,数学市教研活动在我校初中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主要由我校的徐俊老师和三十九中的唐静老师各自开设了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新授课。两节课都上出了两位老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徐俊老师的问题窜式的引入,以及结构化的概念生成,章头问题的关注让听课老师都感到效果很好

②雨花台区 、建邺区地理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1015日上午,雨花台区、建邺区地理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南京市新城中学的徐秀芳老师和来自南京市江心洲中学的江弘燕老师分别开设了《黄河的治理》公开课。课后两区老师认真评课,热烈讨论,活动圆满成功。

③雨花台区政治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1021日下午,全区初一思想品德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初一备课组大胆创新,由路玲老师和张嫚野老师分别开设了小单元式的教学公开课,收到了教研员及听课教师的好评。教研组长魏丛凤也向全区做了题为《让实践之花绽放》的讲座。

2)校级教学活动

 ①南校区举办雨花台中学首届教师教学设计大赛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校内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教师以帮助每个学生有效学习为己任的观念并促成相应教学行为的变化,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南校区举办首届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师们精心设计,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②南校区开始雨花台中学第九届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预赛

从今天开始,南校区雨花台中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逐渐拉开了序幕,在本周率先开始进行的是预赛环节,68名参赛教师被分成了6组,分别进行说课比赛,由于此前教务处邀请了马辉老师就如何说课给大家做了指导与培训,加之各位教师对此次大赛又十分重视,均精心的加以准备,因而此次预赛的质量非常的高,整个大赛在忙碌而有序的氛围中开展着,让我们期待着决赛名单的胜出。

③生物地理学科文化周活动

1018日清晨,以“点点滴滴环保情、实实在在低碳行”为主题的生物、地理学科文化周开幕式在南校区国旗广场隆重举行。生物、地理学科教研组长彭汀汀老师为开幕式做了简要发言,号召广大师生准备好一份热情、一份渴望、一份执着,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本次活动又分为以下子活动:经典环保电影欣赏、中国行政区拼图大赛、环保漫画、环保标志设计大赛、争当“环保小卫士”,征集环保金点子、制作《校园植物分布图》以及猜地理谜语、生物和地理之最等系列活动。

④开展了“每日一课”、“推磨听课”等教研活动

10月,南校区共开设“每日一课”、“推磨听课”59,开课教师均能精心准备,精心设计,为听课教师展现出优秀的课例。许多同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听课,不少教师还跨学科听课,较好的营造了全校都来关注课堂教学的浓郁氛围。在课后,各学科在本学科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分别及时的进行了评课。有力的提升了我校的教研水平。

3、考试、考务工作

10816日,协助各年级部陆续进行了学科阶段性的测试

101617日,圆满完成成人高考考务工作。

102324日,圆满完成自学考试考务工作。

1028日,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测试

4、其它工作:

①协助学校教科室编撰《教学研究年鉴》。

②协助体卫部筹备雨花台中学第38届校运会。

二、1011月份主要工作:

1、组织期中考试命题、考务工作,并进行全校质量分析。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会。

3、召开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

4、以“好课标准”为主题开设“专家讲座”。

5、召开初三学生会、家长会。

6、组织好有关学科竞赛活动。

7、初一年级教学视导。

8、十一月份教务处资料整理工作。

三、杭秉全副校长学习与思考

 
我们的职业生命在一节节课中度过,我们的职业价值在一节节课中体现,上好课是我们实现职业价值的基本保证。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下面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以期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和对好课的不懈追求。
好课标准
一、从理念层面看
(一)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1、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程度如何,主要是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自由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的;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所创新。一般来说,自学课学生是容易创新的,但不是每节自学课学生都有创新。
2、合作学习的效度。合作学习是指有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与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或无法探究。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46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并且因为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同,他们对共同努力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就是说组员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谁也离不开谁,小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个人成功的基础之上的,有一人不成功,小组就没有成功;互动强调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没有预设的课是不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不精彩的课,我们强调在预设中有生成,在生成中有预设。
3、探究学习的深度。从本质上说,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问题指的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是关键、重要之点。“问题产生于当某一生物具有一个目标,但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之时”。我们认为,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教师善于启发;教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学生的探究有深度。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完全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但只要一点体现得好,就是一节好课。
(二)次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用吗?什么时候有用?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吗?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节课也是如此,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两个基本点”之一,就是坚持依标施教。“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一个课程标准可以编写多套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所依据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课程标准;另外,在当前学业考试命题中,我们依据的也是课程标准,不可能是哪套教科书。所以,评价一节课,主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至于该节课是不是“讲通学透”了教科书,不是我们所关注的。
3、“两个基本点”之二,就是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所谓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选择性)、有地方特色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所谓综合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一节课本身应体现综合性,可以是相关知识的综合,也可以是学教目标的综合,也可以是看问题的角度综合,等等。
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应是开放的,不只固定在某一种思想或理论上,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教学目标是开放的,目标设定不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度,而是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体现社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结尾是开放的,一节课结束时应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所谓实践性,就是要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从操作层面看
(一)主要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
1、联系阅读。“联系”即综合,或彼此接上关系,“阅读”即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联系阅读,就是指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学习,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阅读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节课是否优秀,我们要看学生是否进行了阅读,而且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2、主动问答。“主动问答”即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肯尼思吕 胡拂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因为“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美国斯特尔 G 卡尔汉),“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美国布鲁巴克)。可见,主动问答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教学艺术。
3、自主讨论。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的活动。自主讨论是指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自选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的活动。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自评互判。自评是指自我评价,即以自己自身作为评价主体而对自我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全面认识自我,发现优点、鼓起信心、认识不足、反馈调节;互判即相互评价,是指学生们相互促进的评价,它重视相互学习和相互提高,即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伙伴的优点,以此相互认识、相互激励、相互提高。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就会得到促进。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
关于相互评价,朱智贤、林崇德研究认为,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是少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开展相互评价。
以上四个环节,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要做到的,但只要一个环节做得好,就是一节好课。
(二)次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1、引人入胜。“引”指的是“引出课题”和“进行指引”,“入”是让人处于某种状态或境界。“引”是手段,“入”是目的,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引人入胜指的就是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对某一课题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或境界的教学行为。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节课是否优秀,要看是否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2、精导妙引。“精导”即精心指导,“妙引”即巧妙引领。精导妙引就是一节课的进行中,教师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问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的教学行为。其目的是掀起学习高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一节课是否优秀,要看是否有一个教学高潮。

3、结尾无穷。指的是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行为。如果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更好地引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从而使学生步入人文精神之胜境。

雨花台中学初中部教务处

201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