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生命因教育而灿烂

  • 发布时间:2007-01-03 10:36
  • 作者:曹晓旻
  • 浏览量:4950

生命因教育而灿烂
——读《生命与教育》一书有感 曹晓旻

    “生命的流水不断地奔注,日色与星光,携带着生存的微笑”。翻开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一书,扉页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泰戈尔的诗句。泰戈尔还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曾看过一篇小故事:有一户人家失火了,家里没有人,路过的两位雕刻家进去救火,先进去的雕刻家救了两只猫出来,后进去的雕刻家救出了几幅名画。第二位雕刻家出来以后讥讽地说道:“亏你还是搞艺术的,你就没看见墙上的名画吗?主人一定会好好谢我的”。而第一位雕刻家说:“我才不管什么名画呢,这个时候,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当我看到这个小小的情节的时候,既是羞愧又是感动。在大火的威胁的和名画的诱惑下,竟还有人有如此伟大的胸襟和细腻的情怀去顾及到这些小小的不太值钱的生命。名画和猫在价值上固然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但第一位雕刻家对生命的关怀和珍惜,却使他做出了先抢救生命的感人举措。小小的举动映射出人性的光辉,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无数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生命缺乏真正的认识与体会。个人的生命在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被真正地尊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当我们终于认识到应该以人为本的时候,呼唤教育回归生命就是再为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曾经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篇真实的报导,说荷兰首相出访上海,首相夫人来到上海的一所小学参观,当天下着雨,孩子们手持鲜花在雨中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当首相夫人走进教室,孩子们个个笔直地端坐着,纹丝不动,脸上堆着虚假的笑容,首相夫人说,为什么天下着雨还要孩子们在大门口列队等候,大家整齐地挥手,喊着口号,如同木偶一样?为什么进了教室那么安静?八九岁的孩子,是最天真、活泼的时候,可这些孩子都像受过军事化训练的士兵,一点都不像孩子。
       学生固然要有纪律,但纪律应是人性化的,而我们时常抛弃了“人”的理念来理解纪律,使之成为了一种缺乏人性的强制性的制约,这种制约仅仅是对学生的外部的控制,停留在学生的精神之外。一旦离开这个压抑的环境,许多学生就会表现出了一种极端的放肆。于是我们看到,刚才还在课堂上老老实实的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旁若无人地打闹、说脏话。乘公交车时,顾不上什么排队,什么先下后上,一个个都成了拼命三郎。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的这句诗道出了生命真正应有的状态。教育活动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所看到的人应该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明了了这一点,我们不禁要问:当我们站在讲台上时,眼中有“具体的人”吗?当我们管理课堂时,我们的心中有“人”吗?当我们在制定规则和行使教师的“权力”时,我们的心中有“人”吗?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是“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教师无学生”。我们的教育过程是教师把一些预先准备好的东西强硬地“塞给”他们。我们的规章制度不是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是为了方便学校的管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共同的目标,这是教育对“人”的呼唤。
       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呢?
       一、从“工具性教育”到“生命化教育”:让教育为生命而存
       在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成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然而,“工具性教育”偏离了生命的原点,陷入了功利之中。这种教育,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工具性作用,以及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使得工具取代了生命,成为教育的基点。教育培养的“人”,已经不是自由而完整发展的充满个性的人,而是功利主义的“必需品”。此时,受教育不是为了享受生命,追求生命质量的提高,而是为了“考试、分数、大学、工作”。因此,我们呼唤:把“生命”还给教育,使教育基于生命,使生命融入教育,最终使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
       二、从“知识课堂”到“生命化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知识是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但传统的课堂却把知识当成了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一切为了教知识而设计,这就是“知识课堂”。在知识课堂中,师生都被捆绑在“知识”上,其间的交往活动淡化为知识的传递和反馈,听不到生命的诉说。如今,对知识性质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学知识的人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知识本身是富有生命意味的,是生命对事物的理解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生命化课堂,它以生命为中心,一切为了生命的发展,为了生命和谐而完整、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富有创造性地发展。生命化课堂不排斥知识,但它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占有和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和生成”的过程;知识学习本身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促进生命完善与发展的手段。
       三、从“知识德育”到“生命化德育”: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知识”,柏拉图也说“道德即规范性知识”,他们都错误地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同样,我们今天不仅把这种道德规范知识化,而且学科化、课程化。更可笑的是:思想品德课也有考试,也以成绩论英雄。毫无疑问,一个智力平平但品行端正的孩子肯定考不过一个虽然自私自利却聪明伶俐的学生。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学习,是入“脑”的;道德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学习,是入“心”的。道德的学习必须以体验为基础,使他人、他物融入我“心”,浸染生命。
    我们将努力地追求诗意的教育,追求自由的教育,追求唤醒与引发的教育,追求精神相遇的教育,追求幸福的教育和自我实现的教育。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一起思索和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当生命与教育邂逅时,生命因此而灿烂,教育因此而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