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转“批评”为有效指点 -《守望》家长学校空中课堂026期

  • 发布时间:2023-11-29 15:57
  • 作者:沈彦晗
  • 审核人:方敏
  • 浏览量:4771

相信大多数家长已经发现,批评很难解决青春期孩子的问题。那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批评”,既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问题,又不破坏我们的亲子关系呢?请看看我们正在和家长共读的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二册里怎么说!

请家长先思考一下,当你迷路的时候,最希望获得的支持是什么?是被指责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吗?是被批评没有方向感吗?我想我们最需要的是有一个人平和地指明正确的方向。我们的目的不是揪出是谁的问题,而是要到达对的地方。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的,他们会有很多“迷路”的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和指责,我想他们自己比我们更明白事情没有做好的原因,他们需要的是父母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提供有益、有效的反馈。

书中说到“有益的批评不会指向人格,而是要处理面临的困难。它绝对不会对个人进行攻击,只会就事论事。”因此,当孩子遇到一些挫折和挑战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我们不是作为一个权威去评价孩子做得好不好。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眼下发生的问题。

比如数学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不去说这些评判孩子的话:“你就是不适合学数学”、“你一定考试之前没有好好复习”、“你这么懒这么笨一看就知道这次考不好”,等等。这样的言语就像是在孩子的心灵伤口上撒盐,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恶果。

家长可以尝试先做一些共情式的回应,再一起探讨合适的解决办法,比如说:“这次数学没有获得满意的分数,你是不是挺难过的?”“是不是这次数学很难,我们需要做一些什么去提高数学成绩?”“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起来,对学习这门功课有帮助的呢?”

另外,我们要知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父母的反应来区分什么是轻微的令人不舒服的事情(比如汤汁撒在衣服上,可以洗,烦人是烦人,却是一件可以处理解决的小事情),什么是很过分很严重的事情(比如偷拿家人重要、贵重的物品,没有经过家人的同意)。如果我们对于轻微的事情也是大发雷霆,孩子可能会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当众发言、不敢为自己做决定。可是,如果我们面对孩子非常过分的问题行为,比如偷盗、违纪违规等还一味地理解和纵容,孩子可能会逐渐变成一个不被社会接纳和允许的犯罪分子。帮助孩子建立分寸感和规则意识是我们家长的责任,这需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小小的互动,逐渐形成孩子的边界感,知道什么是他们坚决不能做的坏事,什么是需要学会如何应对不良后果的意外或难题。家长稳定的情绪和建设性的建议,可以让小事迅速被解决,让大事尽可能不再发生,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亲子冲突。

请记住,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促进孩子成长的机会,当我们不慌,跳出具体问题看教育机会的时候,孩子也会习得面对问题冷静应对的能力,父母的身教永远大于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