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人格魅力

  • 发布时间:2010-09-01 22:36
  • 作者:姜黎明
  • 浏览量:6355

眨眼间,一学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前段时间,我拜读了刘良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演讲录)一书,收益颇多。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除了要有课程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还应该有人格魅力。

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那么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

教师人格魅力的第一个要素是“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首先意味着“创造性地执行”。任何人都需要“执行力”,但不能“只能执行,不能创造”,而应该“创造性地执行”。教师不仅要执行,而且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任,要有“生涯计划”。上小学时老师就经常叫我们写一种作文——“我长大以后干什么”或“我最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那么现在我们做老师了,我们就要能够对自己的未来有考虑。有的人一直在为他的未来设计,在生涯设计中更新他的生活,一直处于“进修”状态;有的人不设计,他永远只在原地踏步。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能够改变我们命运的,只有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修,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走到另外一个新的平台上,不让自己在一个圈子里面转来转去。反思自己,虽然没有像后者那样在原地踏步,但是自己离前者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仍需要不断激励、鞭策自己不断前进,不能抱着过去的成绩而停止不前。

书中讲的《承受苦难》、《受伤的蜜蜂》以及“蚂蚁精神”等故事,都暗示一个基本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我们在教学生涯中必定会遇到困难、障碍,遇到障碍后我们应该勇敢越过,自强不息。其中《同学的差别》这个案例值得我们深思:回想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自己的表现,虽然踏实认真,但仍然缺乏“主动精神”,很多事情执行时没有将线条变成圆圈。

除了自强不息外,我们还应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意味着能够宽容,承载重量,忍受委屈。凡是能够成就事业的人无一例外地显示出这个人既自强不息又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显示的是主动精神,厚德载物显示的是宽容精神。任何人要生存,他都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主动地生长。没有人能够帮助他,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在我理解看来,这个主动精神还应该暗示我们:要主动去接近学生,去了解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时代在发展变化,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越来越多,现在的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压力了,他们生理年龄超越了心理年龄,其中的矛盾必然引起许多冲突,然而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学生很少会主动亲近我们。所以,要想成为学生欢迎的老师,我们只有发挥“主动精神”,积极主动的去亲近他们,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实施有效手段,真正克服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效益。

教师人格魅力的第二个要素是乐观心态。

乐观心态与主动精神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品格。主动的人往往比较乐观。如果不乐观,就很难主动。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的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并非简单的生理现象,它主要显示为一个人的精神状况。

宽容决定了一个人能干什么,也决定了一个人不能干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宽容,很可能会造就一个人才;相反则害了一个学生。这使我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初中时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让我放弃了英语科目,对我的升学甚至前途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一惨痛的教训,我一定会引以为鉴,不能让我的学生重蹈我的覆辙。

此外,我们要学会赏识别人,真诚的赏识别人。说到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你不要指望你的批评就能够让别人发生改变。批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批评只能给别人带来愤怒。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看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赏识。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的赏识。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也验证了这一点,在我的健美操课上曾有一位不认真学习却老“捣乱”的女生,刚开始很令我头疼,“屡教不改”,后来我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经常适时的表扬她,鼓励她给大家做示范且让同学们向她学习,从那以后她上课非常积极,课上甚至课后经常来请教老师,后来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由“捣蛋”生变为示范生,就因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赏识。

因此,我们自强不息的同时要厚德载物,学会宽容的同时要有赏识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具有人格魅力,才能够成为学生欢迎的老师。当然,一个好老师还应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不断实践,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