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学的烦恼》

  • 发布时间:2010-06-30 15:20
  • 作者:贾春芳
  • 浏览量:6802

读《上学的烦恼》

贾春芳

《上学的烦恼》——[法国]纳尼埃尔·佩纳克 李玉民

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我的眼睛立刻就粘在上面移不开了。我不喜欢带差班,因为那里有很多差学生,而这本书却就是讲作者自身从差生成长为中学教师再到现在著名的法国作家的经历,用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带领读者体会所谓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缘由,看完这本书,我深为震憾,原来每个人都不应该由学习成绩来判定他的价值,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尊重,而好老师的价值都体现在教坏学生的身上。这样的体悟让我明白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基本态度。

作者的这本书获得了2007年法国雷诺多奖,闻名世界。全书以小说的形式谈论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非常新颖,但因为是法文翻译而来,虽然译者已经尽力将法语中的精神给保留,我看的时候还是有些文字不太理解,只好反复看,这也说明我的知识面有限了,我该多看看书了吧。这是我看完书后的另一个感触。

作者佩纳克这样的坏学生,成为了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一个用一年时间才学会一个字母a的文盲却当上了作家。在校期间,经常干坏事。学校总监惩罚他不能外出,他就从农场偷来30只母鸡,将学监的房间彻底变成鸡舍。做过那么多的坏事,他却不后悔,因为他觉得必须作一些事才能表现他的意愿。想想我们身边的坏学生明知道作的事情不对,还要去做,老师们总认为是学生的冲动造成的,惩罚了事,却没想过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这种表现是由于对未来没有希望,“未来本身以没有未来著称了”,不能正确理解自身的价值,而逃避责任,我们应该以宽大的胸怀和广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认识真正的自我,让每个学生都在学校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像作者一样,理解学生,给学生指一条明路,而不是能上大学,将来成为政府官员、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来要求每一个学生。佩纳克说:“我们做教师的……不免测量我们放弃的程度。一座肮脏的监狱,我们在里面打转,一般来说更注意抓住谁有罪过,而不是找到出路。”在这种教育体制中,学生没有出路,教师也没有出路,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在相互指责,随意指定替罪羊。

坏学生为什么不交作业或交出支离破碎的作业。书中提到“这种情况,三者必居其一:或者他忙别的事而没做作业(跟同学一起闲逛,锁了房门打电子游戏);或者十分沮丧,摊倒在床上,脑瓜里吼着如潮的音乐,完全沉入了遗忘之乡;或者最乐观的假设,他花了一两个钟头,鼓起勇气做这些练习,但是没有做出来。”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抄作业,或者不做作业,就变得生气,给这样的学生立刻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从此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他们,如果学生编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没有写作业,我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理会,因为不愿意看到坏学生。坏学生“在班级里学习再怎么差,一关进自己的房间,做到显示屏前,不久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吗?网聊一直到凌晨,不就感到自己同整个地球有联系吗?有了键盘,不就可以进入自己渴望的所有知识领域吗?同虚拟的军队战斗,不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活动吗?为什么要拿这种中心的地位,换取一张课桌呢?在自己的房间一锁上门,同家里人和学校一隔开,自己就成了主宰,怎么还能容忍成年人拿着学习成绩单对他指手画脚呢?”作者针对教育问题所阐明的观点,在教学中采用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坏学生的无知状态却是一个跳蚤市场,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就是缺乏要学会老师所教知识的渴望。生活不只有学校,还有别的出路;有不少成功人士跟学校也不沾边,早早离开学校的人,只要有志气,也能混出人样儿。当然,作为教师的佩纳克,决不会劝哪个学生早早离开学校;恰恰相反,他总是动用一切关系,给将要失学的差生找到接收复读的学校。因为他有亲身体验:在学习的绝路上,只需要一位教师,仅仅一位,就能把落后学生拯救出来。

本书的亮点和精彩段落随处可见,有些见解的表述类似格言,让人警醒。例如:“学生是我们所有教材的教材”;“一个好的班级,并不是齐步走的一支部队,而是共同演奏交响曲的一支乐队”等等。

佩纳克认为,我们在世的一半时间,都要按照所接受的教育来扮演社会角色;如果剥夺了这种角色,我们连演员都不是了。职业生涯的悲惨结局所引起的心理恐慌,颇似青少年成长所感到的苦恼;我们若是还原为自身,那就缩减到微不足道了。到了那种地步,我们就可能轻生。退一万步讲,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缺陷。

教育是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值得我们终身研究和思考,我们不能造福全人类,但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为他们开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