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润泽学生心田 激发内在潜能

  • 发布时间:2024-04-24 09:37
  • 作者:李成香
  • 审核人:李发志
  • 浏览量:472

润泽学生心田 激发内在潜能

 ——班主任视角下的家校沟通策略分析  李成香

窗外北风吹,屋内暖意足。寒冬腊月,没有晚自习的夜晚,实在是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是剧情安排,接下来肯定是这样的:如果不出意外,意外要发生了!

晚10:20一通电话进来,原来是H同学妈妈打来的,她说,李老师,✕✕✕今天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回来边说边哭,说李老师在别的同学面前说她是差生,她难过得不得了!虽然心里很不舒服,有种被质疑或者被问责的不快,但是班主任的身份要求我必须保持冷静!我让她把电话给孩子,并且保持电话处于公放状态,我需要了解下情况,然后“伺机”解决问题!她妈妈说孩子去洗澡了,我说那就等她洗好了再打电话给我!

挂了电话我开始在脑海里复盘今天的活动轨迹和言语痕迹,“原来如此”!十几分钟后,H同学打电话给我,我让她电话设置成公放,我问她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跟你说的?她出于保护朋友的心态执意不肯“出卖”那位同学,反而既埋怨又生气地对我说,老师,您一直都是鼓励我的,如果您觉得我差您可以直接跟我说,为什么要在别人面前说我?听得出她情绪很激动,所以,我第一步必须让她先否定自己消息的来源!我直接说,我敢说当老师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用“差生”来形容过我任何一个学生,难道你忘了,前两天我才在班里说过,每个人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现在成绩弱一些说明这个赛道没有激发我们的特长,高考后有的是各种赛道,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但是我们目前不得不在自己不擅长的赛道上磨练心性和意志,也是为今后做准备!你是不是当时没注意听讲?她又继续说,我朋友说你中午跟几个学生谈话时说的!看来她很执着,我要不说点实际的具体的事实看来是不行的,于是我说,这个事情我是不太方便跟你说的,但是既然你这么坚持,我就把跟你有关的部分告诉你,***前段时间心情不好,今天中午班务处理完我看他在外面阳台踱步,估计又在消食,于是跟他攀谈了几句,也问他最近交了哪些好朋友,其中就谈到了你,仅此而已,你若不信可以明天去问他!电话那头她不说话,我知道接下来可以继续“情感绑架”了,所以你宁可相信别人的嘴,也不愿用心感受老师的真诚?既然我如此坦诚,我需要知道是谁在你面前攀污老师,老师我倒是无所谓,我担心的是这个人的居心是不是更加险恶,是想破坏我们师生关系,还是压根儿就是为了让你心情不好?(当时我的心里已经出现了一幕宫斗大剧)你看看你交的什么朋友,断章取义,伤人无形?在我追问下,她只肯说,那个人不是我们班的(我感到一丝欣慰)!我也需要点到为止,因为我要将话题抬到另一个层面!

看她暂时相信了我的回答,我反问她,你在班上和***,***关系很好,老师很高兴你能在分班后的班集体遇到新朋友,但是在学习方面,你目前的努力程度与这两个朋友相比较是不是还有距离?她说是的!所以,当你听别人说你差时,根本上不是谁说的,而是你的痛点被人揭发了!所以哪怕今天不是我说的,如果哪天别人说的,你还是会难过,所以你必须正视自己,文科科目可以努力发展成优势,数学科目是你最薄弱的科目,是不是得多花些时间,多练题多问问题?她说是的,听得出她语气肯定,我趁热打铁,老师一直很看好你,性格好,与人为善,但是这些不能给你考试加分啊,所以,后面我们要鼓足勇气好好干,努力干!…

最后她妈妈跟我客气,说是她跟女儿讲李老师绝对不可能说这样的话的,我及时肯定道,还是你妈妈更相信我,我们相处了一学期了你还质疑我?其实你也不是在质疑我,根本上是你不肯面对自己!

结束电话后我也及时地作了反思,在这个误会中,良好的家校共育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她妈妈跟我求证这个事情,那么这个孩子对我的信任就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被扼杀了,对以后的学习和班级事务处理肯定是不利的!也是通过这件事情,我以为家校沟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选择:

一、互相尊重原则

信息不对称往往是沟通出现问题的根源。所以当问题产生时,就事论事,共同找寻最优解才是最重要的!在家长面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大权在握”,说啥就是啥,但是,良好的家校关系肯定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必须先有相互尊重,才能有相互理解!

二、有限公开原则

多数家校沟通发生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尤其是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常常是私下联系家长,沟通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是可以适当公开在学生面前的,生亲师共同发力,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三、目的“形而上”原则

任何形式的家校沟通最后都必须落实在同一个目的上,那就是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班主任不能只着眼于当前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就事论事”,而应挖掘具体问题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角度沟通并解决问题,最终将问题解决的积极影响加以深化并升华!

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老师和家长的高效联动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外在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