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雨中图书           招生登记
校园电视台     雨花石文化课程      雨中足球          
网络阅卷            文明校园

用好微信群,助力家校共育

  • 发布时间:2024-04-24 09:42
  • 作者:范景威
  • 审核人:李发志
  • 浏览量:627

用好微信群,助力家校共育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范景威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微信群是最普遍的媒介和纽带,它具有很多优势,包括: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信息传递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等。如何有效运用微信群促进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以笔者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为例,简谈如何利用微信群做好家校沟通,助力学生发展。

一、看见细节与温暖

班主任工作的一大优势是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深入了解学生。而将细节通过微信群及时反馈,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家校表现是否一致,让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开学第一周,我在群里重点表扬了个人卫生做得好的同学,并把他们周围干净的环境拍照让家长共同欣赏。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家长感受到了老师对细节的重视,进一步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被表扬的同学一学期的卫生都保持得很不错,其他同学也强化了主人翁意识和劳动观念,班级里像一个温馨整洁的家,大家的学习环境越来越舒适,而我发在群里的卫生提醒也越来越少。

班级里的一股股暖流,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情谊,班主任也应经常洞察。微信群也是看见温暖的一个重要途径。10月的某天,我发了一张大家搀扶郑同学的照片,并配文:“今天郑同学在语文课上生病呕吐,以小李、小王为代表的几位同学及时伸出援手,有的扶郑同学去洗手间,有的帮他整理课桌,有的快速地拿拖把拖地,还有的在维持班级纪律······一个小插曲让我体会到同学间的情谊,让我感受到咱们班学生身上的责任感!愿暖流能一直温暖我们班,为同学们点赞!”按下发送的一瞬间,微信响个不停,点赞的话语和竖大拇指的表情刷屏了,隔着屏幕,我们都感受到了手机的温度。

二、适时鞭策与激励

期中考试前夕,流感汹汹来袭,班里陆陆续续有人中招,学生们心神不宁,教室里人心惶惶。某天中午,我召开班会,用中国女排的故事激励大家在困难时期要展现出自己的强大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质,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当天晚上,我把中午班会的内容总结后发在微信群里,适时鞭策与激励: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濒临绝境的情况下,用不可思议的顽强与坚韧一路过关斩将,连克强敌,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金牌。其中四分之一决赛我们以八号种子的身份面对东道主巴西,这看上去是一场不可能拿下的比赛。但女排姑娘们在客场以3:2战胜巴西,闯入四强,为她们最终夺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奥运会结束后,央视采访了女排主力魏秋月,问她当时能拿下这场比赛的关键因素有哪些,魏秋月总结了三点: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这三点其实非常适合我们班级的现状。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困难时期,流感来袭,期中来临,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对每位同学都是一场考验。但越是困难时期,我们越要像中国女排一样,通过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去迎接挑战,这样我们每个人的抗压能力才会得到提升,我们班级的凝聚力才会得到升华,当以后再面对相似的困难时,我们可以拿出这段宝贵的经历去激励自己。期中即将到来,希望咱们班同学都能克服困难,一往无前!加油,3班的孩子们!”

微信群里的这段话,收获了家长的认可与感谢。有的家长表示通过我的鼓励,他们积累了新素材,以后教育孩子又多了一条路;有的家长说我为他们教育方法的多元化插上了一双翅膀。这是一次成功的分享,它不仅再次激励了学生在困难时期勇往直前,又为家长提供了教育的新视角,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表达感谢与祝福

家长的支持与付出,教师应看在眼里,并适时表达感谢,微信群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一二·九大合唱中,很多家长积极参与,帮助选服装、商量歌曲编排、参与化妆等,为最后的成功演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拍了很多照片,及时分享在群里,表达了对家长的感谢。其他家长纷纷点赞,让参与的家长心里暖暖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看见支持配合,放大默默付出,让家长有动力、有能量继续支持,让家校的这股绳拧得更紧一些。

微信群也是一个送祝福的好地方。每逢大考前夕,我都会在群里鼓励并祝福班级学生,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让学生能以平常心面对考试。分班前夕,我把班级合照发在群里,并附上了祝福语,家长们纷纷表达了感谢之情,美好的回忆浮现在我们的脑海,温情与不舍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间。用祝福留下过去的记忆,用祝福拥抱新生活。

四、见证收获与成长

这一学期中每次重要的活动,我都会在群里留下照片、视频等印记,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学期结束时,我把这学期所有的照片放在一起制作了一个视频,分享到微信群里,并配了一段文字:“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这个视频里的点点滴滴记录了咱们班同学的收获与成长。很多同学不仅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上都呈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同时,我们班在大家的努力下,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越来越强,在此为所有同学点赞!”家长们在微信群里积极回应,表达了对班级老师的感谢,他们的一声声“谢谢范老师”,在风雪交加的冬日里温暖了我的心田。平时的一张张照片、一次次交流,学期末的一个视频、一段总结,都是孩子成长的足迹,也承载了父母的关心。当利用好微信群这个纽带,教育过程和成果能及时“看见”,家校共育由此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微信群在家校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它让沟通更及时、便捷、高效,让家校能更积极地配合起来,让教育合力的纽带更加稳固。因此,学校和家长要有效的利用微信群这个平台,积极沟通,彼此信任,共同携手助力家校共育。